鍛造新劍擊蜀定巴(1 / 2)

楚懷王左手持槍,右手拔出楚王劍一揮,楚軍頓時殺聲震,三萬騎兵、十二萬步軍即向蜀軍奔殺過去。先是楚軍萬騎,一字橫衝,蜀軍騎兵見狀,急催馬迎戰,哪知楚軍的另二萬騎兵卻成二縱隊,向左右兩翼衝殺過去。蜀軍騎兵急分兵攔截,但正麵的一萬楚軍騎兵成一字橫排,幾乎奔跑在同一條線上,而蜀軍騎兵衝過來迎戰的卻是參差不齊。隻見楚軍萬馬同奔、萬槍齊舉,參差迎上來的數千蜀騎怎擋得住此萬槍齊擊的威力;頓時,蜀軍騎兵便倒下五千。而攔截左右二萬楚軍騎兵的蜀騎是雜亂的斜衝過來,剛一截戰楚軍的第一騎,第二騎、第三騎已都衝殺過去,順手就是一刀或一槍,砍殺交戰的蜀騎,同時借助戰馬奔跑的度和衝力,從側麵兩翼衝殺蜀軍步兵,蜀軍步兵隨陣形大亂,死傷慘重。這時,十二萬楚軍步兵列成的三大十層方陣已衝到跟前,這種十層方陣是攻中帶守的打法,當蜀軍想用騎兵衝擊楚軍步兵陣時,方陣第一層楚軍個個左手舉盾,右手揮刀,第一層、第二層的楚軍個個張弓搭箭,輪流射殺蜀騎,因此,蜀軍騎兵無法接近楚軍步兵陣,少數衝到跟前的也已中箭落馬,第一層的楚軍便哢嚓一刀。當楚軍步兵陣與蜀軍步兵接戰時,方陣楚軍便是第一層的個個左手持盾,右手揮刀,第二層的個個手握長槍,第三層的又是左盾右刀,每層軍士輪流攻打,打得蜀軍步兵節節敗退,死傷無數。蜀軍將士雖然勇敢,但都沒練過萬人陣,整體實力不如楚軍雄厚。再加上楚懷王英勇無敵,以一敗三,一支長槍,橫掃千軍,蜀軍中無人能夠抵擋,蜀軍士氣早已低落,而楚軍見國王如此神武,刹時士氣如虹,越戰越勇。因此,蜀軍開始還能抵擋良久,且戰且退,但到了後來,就變成一觸即潰了。楚軍乘勢掩殺,緊追不放,蜀國侯帶著他的七萬殘兵敗將拚命的跑,從奉節逃到雲陽,又從雲陽逃到梁平,一口氣逃回了蜀都(成都),連頭都不敢回。經此一戰,蜀國侯算是被楚懷王打怕了。

楚、蜀二軍在四川奉節縣這一戰,楚軍斬殺蜀軍八萬人(馬軍一萬,步軍七萬),截獲戰馬近萬匹,盔甲兵器八萬套,糧草輕重一大批。這時,楚軍的騎兵增加了一萬人,變成七萬馬軍了。隨後,楚軍從巴東(縣)、巫山(縣),過奉節(縣),下雲陽(縣),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唐蔑率領的十萬楚軍,從雲陽(縣),下梁平(縣)、墊江(縣)、渝邑(重慶)、瀘州(市)、宜賓(市)、內江(市)、一口氣打到資陽(市),離成都(市)不遠了。一路由楚懷王率領的十萬楚軍,從雲陽(縣),破達州(市)、巴中(市)、廣安(市)、南充(市)、遂寧(市),也快到綿陽了。半年後,楚懷王和唐蔑的二路大軍在簡陽(市)會師。一路上,楚軍招募民勇,得五萬兵,二萬把守巫山、三萬把守渝邑(重慶)。

蜀國侯見楚軍二路尾隨而來,都快打到成都了,急忙修書向秦國惠文公(這年還未稱王)求救,秦惠文公接到蜀國侯求救,隨召集朝中文武:“今楚懷王率二十萬大軍伐蜀至成都,蜀國侯向我求救,我若兵相救,秦、楚必相交惡,它日秦、楚必相兵戰,我若不相救,楚必滅蜀,北上卷地至南鄭。眾卿家以為救還是不救”?甘龍:“楚軍滅蜀,必北上取漢中,那時再兵抗拒楚軍,就變成秦、楚對抗了,楚軍勢大,以目前兩國勢力看,臣恐秦不能抗楚。不如趁現在蜀國侯於成都尚有十幾萬兵,主公可命一上將,率十萬精銳南下進成都,名義上助蜀,實是趁這個時候取廣元,為日後取蜀作準備。楚懷王雖有大軍二十萬,經一年的連續作戰已疲憊了,成都離楚都遙遠,楚軍後繼乏力。秦、蜀聯軍,二十萬楚軍便破不了成都,曠以時日,楚軍糧草不繼,楚懷王自然退兵,主公也就兵不見血的控製了蜀國”。秦惠文公聽後:“善”!隨令大將司馬錯率領十萬秦軍精銳急馳蜀都拒抗楚軍。蜀國侯明知秦乃虎狼之國,請秦軍入蜀護國,無疑是引狼入室。可他也實在沒有其它辦法,因為若不是這樣做,楚懷王肯定不會放過蜀國,楚軍肯定會把蜀軍全部消滅掉。他無路可走,避無可避,求生的希望促使他隻好請狼拒虎。於是,秦**隊終於到了蜀國,蜀都是暫時保住了,可從此以後,蜀國欠秦國的情、秦國的債也就再也還不清了,蜀國隻能變成了秦國的傀儡政權,蜀國的軍隊也就隻能成為秦軍的傀儡軍隊了。司馬錯的十萬秦軍一出廣元,隨占住綿竹、德陽和成都外圍,把蜀國侯輝的軍隊牢牢地控製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