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屈原慫恿懷王合縱,洛陽台上魏王禪冠(1 / 2)

屈原,本不姓屈,名平,羋姓,氏屈,是楚懷王宗親,算是楚懷王的遠房親戚,比楚懷王十四歲,少時憑著和楚懷王是宗親關係,上了幾年楚國皇家學校,算是有些文化,後來他的宗氏姐姐屈容(上柱國屈武之女,屈匄的胞姐)嫁給當時還是楚國太子的楚懷王,由於屈原有些聰明,話乖巧伶俐,便被楚威王召進宮內當太子(楚懷王)侍讀。長大後,憑著北宮娘娘屈蓉是他的宗氏姐姐,二十二歲那年(楚懷王四年),楚懷王便賜給了屈原一官半職。沒多久,楚懷王看他是屈容的宗弟,又有些聰明才智,舉止動作有些文鄒鄒,話還帶有點娘娘腔,生就是個做太監的料子,也就把他放在身邊當近侍,日夜陪伴著他進出楚王宮。二、三年後,便被楚懷王提拔為近侍大夫(相當於漢代的十常侍,實際上是太監主管),所不同的是,在楚懷王那個年代,還是“刑不上大夫”的年代,比起以後的“公公”和太監主管要優越和威風得多了。

屈原一做上近侍大夫,自然也就能夠在內和楚懷王一起談論國事,在外則替楚懷王接待賓客,應對諸侯了。屈原為什麼在一旁跟著蘇秦鼓吹什麼合縱聯盟。原來是在此之前,楚懷王曾經派屈原出使齊國,代他感謝齊威王的美意。這屈原到了齊國,晉見了齊威王,齊威王把屈原當作座上客(和齊威王坐在一起吃飯、促膝談心)。相傳,齊威王一生的座上客就隻有兩個人,一個是蘇秦,一個是屈原。

而齊威王之所以會把屈原當作座上客,完全是蘇秦的主意,再加上齊威王的女兒田蕙是楚懷王的東宮,在楚明宮後宮裏排第三,又與西宮贏秀(秦惠文王的親妹妹)不和,西宮贏秀與楚懷王的宗妹羋秀(秦惠文王的南宮,日後的宣太後)很是要好,情同姐妹,而東宮田蕙又和北宮屈容相聯手,在楚懷王的三宮裏,北宮屈容是最大的,但屈容的王後地位麵臨著西宮贏秀的威脅,因而北宮屈容和屈原等人也想借助齊國這個大靠山。蘇秦知道楚懷王後宮的厲害關係,隨事先進言齊威王要拉住屈原,拉住了屈原便是拉住了楚懷王的北宮和楚國的屈氏三大夫(屈匄、屈莊、屈原)以及上百萬屈氏楚民。

因此,齊威王遂對屈原:“你的才華不在蘇秦之下,怎麼才做個大夫呢?以你的才幹,早就該當楚國的上大夫或相國了,你不是楚懷王的宗親嗎”?齊威王接著:“隻要楚、齊聯盟,共同對付秦國,本王也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向楚懷王推薦你當楚國的上大夫,並任命你擔任齊國的相國”。 這屈原真是受寵若驚,還真的把齊威王當作伯樂了。從此,屈原和蘇秦同受齊威王所指示,對於楚懷王和楚國的戰略決策,一個在內,一個在外,不斷地鼓吹楚、齊聯盟,打擊秦國,千方百計的破壞楚、秦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