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楚國國都荊州和韓國鄭康莊真是車水馬龍,下諸侯和地方豪莊派來賀喜的使者絡繹不絕,就連越王無強也派使者攜帶厚禮前來賀喜,忙得鄭寧公及其兒子鄭襄(鄭袖的哥哥、比鄭袖大四歲)沒一空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齊兩國的賀喜儀仗隊。先到的是齊國,帶隊的是齊國丞相蘇秦,蘇秦是先經魯、宋,南下周口、信陽、到荊州,然後才從荊州返回到新鄭鄭康莊。楚懷王和屈原在楚都王宮接見了蘇秦。
隨後,屈原代表楚懷王接待蘇秦,蘇秦則在私下裏向屈原麵授計宜和傳達齊威王的指示,屈原聽後滿心歡喜的:“這個沒問題,現在王宮裏除了靳尚幾個人外,連王室都已經是我的親齊幫了。不過,這靳尚是上大夫喲!掌握著政府的行政權力,我還得聽他的支配”。 蘇秦滿有把握:“屈大夫!齊王了,楚國的上大夫不久就是你了,到時連齊國的相國也是你的,齊、楚二國的政事不就都是你一人管嗎?嗬嗬”!屈原躊躇滿誌的:“感謝蘇丞相的引薦和厚愛,感謝齊王的栽培,我一定會把鄭氏掌握在手裏”。
蘇秦:“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相信齊王和我一樣,沒有看錯屈大夫的才華,”。 蘇秦接著:“屈大夫!依我之見,這鄭氏在不久的將來會是楚國王後,很有可能會左右著未來楚國的軍政大事。齊王了,她對秦、齊二國的態度,對於齊國的宏圖事業可是勝過十萬齊軍,你可千萬不可掉以輕心了”。屈原維維點頭。
秦國的賀喜儀仗隊更為氣派隆重,由秦國名將向壽率三千鐵騎護送羋貴妃,張儀馬車在前引路。羋貴妃的做法與齊國蘇秦不同,她不是先到楚都見楚懷王,而是先到鄭康莊見鄭袖,然後才從鄭康莊南下楚都見楚懷王。羋貴妃的鸞駕從鹹陽出,走渭南,出函穀關,經洛陽,過登豐,直到新鄭鄭康莊。羋貴妃鸞駕鄭康莊,下諸侯和各國使者大為震驚,尤其是韓王與蘇秦。蘇秦已預感到他的努力將會難以奏效,也深深佩服張儀的狡詐與才智,在這場“王後爭奪戰”中他將輸給了張儀。隻好想著怎樣“亡羊補牢”,挽回敗局。
鄭寧公聞訊羋貴妃駕臨鄭康莊,急忙帶其兒子鄭襄到莊外迎接,由於鄭袖尚未出嫁過門,按禮節不便出莊外。羋貴妃、張儀、向壽、昭睢等隨同鄭寧公父子進了鄭康莊,約走了一會,三、五拐便到了鄭莊大堂,鄭袖聞訊羋貴妃鸞駕親臨,早已簡裝在大堂外迎接。羋貴妃等人往前一看,大堂外站著一位風華絕倫、驚豔四方的少女,身邊站著兩個丫環。羋貴妃笑著問鄭寧公:“大堂外中間那位莫非就是”? 鄭寧公笑著:“正是我女兒鄭袖”。 不覺,已到大堂門口,來也怪,羋貴妃和鄭袖二人一見如故,姐妹相稱。進了大堂坐下,丫環上茶。羋貴妃對鄭袖看了又看:“懷王真是好福氣,妹妹真是女中龍鳳,姐姐我沒看錯,用不了多久,楚國的王後非妹妹莫屬”。 鄭袖笑笑:“姐姐取笑我了,依我看來,姐姐不僅好才貌,而且落落大方,母儀下,定是未來的大秦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