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擊略陽秦軍逃隴南,破南鄭楚懷定漢中(1 / 2)

司馬錯痛苦地:“我以死殉國,能夠多拖住昭睢的楚軍騎兵十多分鍾,大王便可以多跑遠十多裏路”。這名軍將:“將軍之言差矣!將軍若是再衝出去,昭睢隻需分出一千楚軍騎兵殺你,照樣率著大軍追趕大王去。將軍若是一死,請問誰去保護大王,大王若有閃失,將軍雖然戰死也難辭其罪。還望將軍快快從後門逃出,迅趕上軍隊,好好保護大王”。司馬錯聽後:“若非是你提醒,我差點誤了大事”。隨帶著三百秦軍騎兵,急忙從後門逃出,疾奔往秦惠文王的逃路上去。

城邑兩邊的秦、蜀聯軍的四千騎兵拚死阻擋四萬楚軍騎兵,僅十五分鍾而已,便都全部戰死。不過,對於騎兵來,這十五分鍾實在太重要了。因為有了這十五分鍾,秦惠文王和蜀國侯等人就可以多跑遠二十多裏路,楚軍騎兵要想追上來,就得跑多好長一段時間了。而留在城邑內的二百名蜀軍的步兵,也在楚軍步軍趕來後被全部消滅掉。秦惠文王、蜀國侯在二萬五千騎兵護衛下,一口氣跑到褒漢(漢中市),那裏有三千蜀軍守護著。秦惠文王、蜀國侯一行正待入城歇息,隻聽後麵一員大將追來,大聲地:“大王不可進城”!

秦惠文王、蜀國侯回頭一看,見司馬錯渾身血跡帶著三百秦軍騎兵已急急趕到跟前。秦惠文王問:“何故不能進城”?司馬錯:“褒漢(漢中市)地處平原,背臨漢水,無險可據,昭睢的五萬楚軍輕騎兵已在二十裏外,若是大王進城,昭睢大軍一到,圍住城池,等楚懷王大軍一到,那時就是插翅也難飛了”。秦惠文王:“那依你之見怎樣才好呢”?司馬錯:“為今之計,隻有放棄褒漢(漢中市),方能全身而退,大王可率領軍隊,奔略陽(縣),楚軍若是追擊,便放棄略陽,退守隴南,到了隴南,方保無憂。蜀國侯率領本部兵馬,渡過漢水,距守南鄭邑(現南鄭縣)”。

秦惠文王:“善”!司馬錯隨率一萬五千三百秦軍騎兵保護秦惠文王奔往略陽(縣),蜀國侯則率一萬蜀軍騎兵和三千守衛褒漢(漢中市)的蜀軍渡過漢水,固守南鄭。等到昭睢的楚軍騎兵趕到褒漢(漢中市),秦惠文王已經過了勉縣,趕往略陽(縣),蜀國侯也已渡過了漢水,趕往南鄭(縣)。昭睢隨率領大軍進駐褒漢(漢中市),等候楚懷王大軍的到來,然後再做定奪。

第二早上,楚懷王率三萬騎兵和五萬步兵趕到褒漢,再過一,第三批五萬楚軍押運糧草也趕到褒漢集合。楚懷王趕到褒漢後,便與昭睢一起觀察周邊地形:“略陽(縣)本屬褒漢,且是平原,離褒漢(漢中市)不遠,是阻擋秦軍進入褒漢平原的要塞,不能讓秦軍占住,過河對麵的南鄭(縣),三麵是山,一麵是水,居高臨下,地勢險要,不能讓蜀軍占據。我的意見是,你我各領一軍,趁敵軍新敗,立腳未穩,打他個措手不及”。昭睢:“大王!我本來就有此意,正在等你到來定奪”。於是,楚懷王令昭睢率領二萬馬軍,二萬步軍,迅渡過漢水,攻占南鄭(縣),自己親帥三萬馬軍,二萬步軍,攻取略陽(縣)。其餘的楚軍留守在褒漢(漢中市),並做好隨時的接應。

秦惠文王昨到了略陽(縣),歇息了一夜,驚魂方定,今早起來,淒然對司馬錯:“想不到我剛剛稱王就遭此大敗。”司馬錯:“未將無能,讓大王受驚”。秦惠文王:“不是你無能,也不是你的過錯,想不到楚懷王如此神勇,楚軍戰鬥力如此之強悍”。秦惠文王等人剛用完早餐不久,忽見快馬慌張來報:“報大王!楚懷王率大軍已到褒漢(漢中市),大隊人馬正朝這邊開來”。司馬錯聞報對秦惠文王:“大王率軍奔隴南(市),末將在此守城阻截,與楚軍決一死戰”。秦惠文王拉著司馬錯的雙手:“你的臂傷未愈,氣力不佳,你不是楚懷王對手,不要在此枉送性命,本**可不要此城,也不能沒有你這名將,你帶齊兵馬隨本王到隴南(市)”。於是,司馬錯隨同秦惠文王棄城逃往隴南(市)。楚懷王率領大軍到了略陽(縣),見秦惠文王已棄城逃往隴南,隨撥三千步軍,二千馬軍駐守略陽(縣),自己率領著大隊人馬返回褒漢(漢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