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洛南方向秦軍的大隊人馬趕到板橋鎮安營紮寨,齊軍探馬來報:“庶長章率八萬(馬軍一萬五千、步軍六萬五千)秦軍來援司馬錯”。屈匄問匡章:“匡將軍!你不是在洛南見樗裏疾率十萬秦軍救援庶長章嗎?那麼,連同庶長章本部應是十三萬秦軍才對,怎才八萬和不見樗裏疾呢”?匡章:“不知道了!莫非探馬搞錯”?匡章隨問探馬:“在洛南,你不是報樗裏疾率十萬秦軍沿洛川趕來救援嗎?難道樗裏疾和五萬秦軍留守洛南”?探馬:“回將軍!洛南秦軍傾巢來此,沒有多少守軍。十前在洛南確實探得樗裏疾率十萬秦軍前來,現在有五萬秦軍不知去向,莫非見我軍撤退回去駐守潼關”?匡章對屈匄:“探馬的話也極有可能”。
當晚上,副將侯醜對屈匄:“按理,秦軍若要增援商洛的話,也該調動甘茂十萬大軍才對,放著甘茂十萬大軍閑著,去調動潼關重地的駐軍,不怕熊彪楚軍和韓軍攻打安邑和潼關嗎”?這明韓軍已經明顯在暗中助秦,不定秦、齊也已暗中來往,修魚十萬秦軍後撤,牽住熊彪攻擊安邑,安邑則可分兵駐守潼關。那麼甘茂的軍隊哪裏去呢?糟了!一定是潛行到隴南,擇機攻取漢中,若是這樣,漢中也就危險了”。
屈匄:“前些你派去的探馬不是剛剛回來,漢中沒有現秦軍和其它動靜嗎”?侯醜:“將軍!自鄖西到安康,山路崎嶇難走,探馬從漢中到這裏,快則七,慢則十。探馬到漢中,甘茂的大軍未動,當然是沒有了。可如果探馬回來時,甘茂的大軍便難,探馬自然也就不知了。漢中僅有劉襄的二萬楚軍,怎麼抵擋甘茂的十萬秦軍呢?漢中一失,甘茂的大軍就會向東攻取安康,安康隻有劉襄的一萬楚軍,又怎麼抵擋甘茂的秦軍哦!安康一失,秦軍就會出鄖西,包抄我軍後麵的商南。哎!糟了!樗裏疾的五萬秦軍,一定是從洛南東出朱陽關(鎮),準備與甘茂的秦軍合擊我商南駐軍。照這樣推來,漢中不定已經失守了,痛哉!痛哉”!
屈匄:“經你這麼一分析,好象一切都已經明朗。這樣吧!你回少習率著商南、少習的五萬楚軍奔漢中救援”。侯醜:“現在恐怕已經來不及了!從商南到漢中,步兵得奔走二十多,若是到了半途,兩軍相遇,五萬楚軍也不敵甘茂的十萬秦軍。這樣,反而會把五萬楚軍都搭進去。現在商洛、商南的秦軍已經大兵壓境,十五萬楚軍對二十三萬秦軍已經很難招架了,若是再調走五萬軍隊,豈不是很快就會被消滅”。 屈匄:“既然如此,你認為怎樣才能兩頭兼顧呢”?
侯醜:“秦軍現在總共有三十五萬兵力攻打商於、漢中,而商於、漢中的楚軍隻有十八萬,現在大王又正率著我軍主力在廣陵攻打越軍,南陽、襄樊的十萬楚軍又不可以派來。因為南陽、襄樊的楚軍一動,魏、韓的軍隊就會乘機南下,荊州也就危險了。為今之計,咱們隻能保一棄一。若是要保漢中,即率十萬大軍進安康,打退甘茂的軍隊,五萬楚軍退守少習關和商南。若是要保商於,可將七萬齊軍全部放在商南駐守,五萬楚軍把守少習、商邑,十萬楚軍扼住商洛通道,隻守不戰,不出十五日,秦軍也就自然退去”。
屈匄:“那依你之見,我們應該保哪裏呢”?侯醜:“末將以為,保漢中,棄商洛,方為上策。甘茂大軍攻取漢中、安康,必定遭到劉襄將軍的頑強抵抗,漢中、安康失守,三萬楚軍戰死,甘茂的秦軍也必然自損二、三萬兵,秦軍奔千裏之遙,必然疲憊。若是未將率十萬(馬軍三萬、步軍七萬)楚軍經鄖西,西進安康,奪回漢中,甘茂的秦軍必定敗退回隴南。將軍便可率五萬楚軍退守少習和商南,令西峽、浙川的村丁民勇楚軍來援,讓七萬齊軍自行離去,若是他們不走,就讓他們全部駐守在商邑”。 屈匄:“事到如今,我以為隻好保住商於了。保住了商於,戰後可以將商洛和秦軍換回漢中。把齊軍全部調到商邑,分明是向齊軍表示不信任,這樣的猜疑,隻會引起齊軍的不滿”。侯醜:“齊軍不來,楚軍無憂。齊軍到來,楚軍有禍。將軍把齊軍分兩處放在楚軍身旁,若是在關鍵的時候齊軍反叛難,楚軍可就全完了,齊軍不可靠,將軍不可不防”!屈匄:“嘿!侯將軍多慮了”!遂不聽,侯醜長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