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臨觀西周劍擊白起,聯姻彩禮又起風波(1 / 2)

明日,楚懷王在秦國宣太後、秦昭襄王和丞相向壽的陪同下遊覽了整個鹹陽城。及後,他們一行人又過渭河,臨觀西周,看了灃、鎬二京。楚懷王感慨地:“傳中的西周王都,隻不過如此而已。灃、鎬二京,周長不過七十裏,都沒有鹹陽大,比東周洛陽差遠了。哎!看來還真是古不如今,今人勝古人了”。宣太後:“不是嘛,有周之後才有楚,可現在的周國隻不過是楚國的一個襄陽那麼丁點大,而楚國地闊一萬裏,早已大大過西周王朝極盛時期的版圖了”。楚懷王:“楚國是地大物博,就是人煙淡薄,有待後人去開”。秦昭襄王:“舅舅呀!我常聽人,楚國在威王的時候,便南有洞庭、蒼梧、江南,西有庸郡、黔中,北有方葉、許昌,東有淮北、泗上膏腴之地,地方五千裏。而這三十年來,舅舅東征西戰,南征北討,那麼,楚國現在到底有多大,國力又如何呢”?

楚懷王:“這個嘛”!秦昭襄王:“舅舅!秦、楚兩國已經和親,透露點又有何妨呢”?楚懷王:“楚國的地闊問題,沒人用尺子去量過,是馬兵用馬走的時間計算出來的,不很準確,是個大約數。楚國的今日,南有長沙、蒼梧、江南,西有黔中、巴渝、漢中,北有新城、許昌、睢陽,東有徐州、江東,中有南陽、皖春,南至贛州、宜章、賀州、河池,西至昭通、宜賓、巴中、漢中,北至洛陽、偃師、長葛、陳留和山東的荷澤、濟寧、臨沂,東至莒縣、東海之濱、直抵福鼎,地闊一萬二千裏,人口四千多萬,軍隊一百二十萬,馬軍十五萬”。 秦昭襄王:“哇!舅舅一生所拓的地,比楚威王時期的整個楚國還要大,難怪楚國那麼富饒,難怪人們常‘楚楚動人’了”。

眾人正著,忽見一名年輕將軍手持長刀,策馬過來,見了宣太後和秦昭襄王便翻身下馬,跪在地上:“稟大王、太後,北狄領羌猿已被白起所殺,北邊戰事已平,我軍斬敵一萬餘”。秦昭襄王:“白將軍請起!這是楚國大王”。白起起來頓:“末將白起見過楚國大王”。楚懷王笑:“白將軍免禮!果然一表人才,今年多少歲了”。白起:“謝楚國大王誇獎,末將今年二十一歲”。秦昭襄王:“舅舅!這白起有萬夫不當之勇,武功不在司馬錯之下,又善於領軍打仗。上月,北狄羌猿率三萬兵犯我邊境,這白起僅率二萬軍便平定了。嗬嗬”!楚懷王:“哦!又是繼司馬錯之後的秦國名將。白將軍可否耍幾刀給本王看看”。白起隨走開到空闊地,長刀一揮,呼的一聲,隻見刀舞開來,風聲作響,及至疾舞時,刀風颼颼,頓見地上塵土上揚。

楚懷王看這白起,身高1.77米,生得熊頭豹腰,隻是滿臉殺氣,眼如狼睛,能綠光,聲如狼嚎,心中已知這白起雖有大將之才,但卻不是善類,豺狼成性,它日必不得善終,隻是口裏不。白起長刀舞罷,楚懷王不緊不慢的:“好刀法!暴刀凶戾,令人生畏”。白起收刀:“我聞楚王長槍,下無敵,不知可否賜教一、二”。隻聽宣太後:“休得放肆”!白起隨不敢作聲。楚懷王:“無妨!無妨!習武之人,常有切磋,比武較技,沒大沒,隻是本王長槍沒帶來,隨身隻有一把長劍,要不然的話,和白將軍玩幾槍也算是練練筋骨,放鬆放鬆”。白起:“既如此,白起便以劍領教楚王高招”。

秦昭襄王隨:“舅舅!聽你九年前在廣陵三劍便擊殺越王無強,想必舅舅的劍法也是下無敵。白起有個外號叫‘武癡’,去年在鹹陽宮比武場上之所以能獲第一,那是因為司馬錯年紀已是五十有五,與白起鬥了兩個時辰後才落敗。舅舅今年要不是已經六十四了,白起哪裏接得了舅舅三招”。白起:“我聞昔日楚王於漢中三槍便打敗司馬錯,願楚王賜教幾招”。秦昭襄王:“那好呀!舅舅你就教他幾招,讓我也看看舅舅的威風”。隻聽宣太後:“王兒!休得無禮。白起!倒退十年,你接不了三槍”。秦昭襄王忙:“白將軍!點到為止”。白起忙:“末將領命”。隨走到場中,拔出長劍,隻聽嗖的一聲!劍氣頓生。楚懷王一看,這劍有九十二公分長,看上去並非很重,卻是毫光透射,知其鋒利無比。

楚懷王手一伸,從侍從手中接過楚王劍,慢慢地走至場中,左手握著劍鞘,右手拔出楚王劍,頓見寒光四射,一看便知,這不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劍,而是一把長一米的重劍。隻見白起長劍一揮,呼的一聲,地上塵埃翻動,亮出搏殺的架式。楚懷王一見,虎步一邁,霸王劍一揚,嗖的一聲,頓見颼風乍起,地上塵土騰揚。由此可知,雙方長劍的力道有別。白起一見,心裏不覺一怔,想不到六十四歲的楚懷王還有如此霸道的劍力,頓時不敢怠意,使出全身功力,長劍向上一揮,頓聽劍風作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