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破偃師魏章逃滎陽,克長葛公孫遁中牟(1 / 2)

正當楚、魏二軍酣戰於山化鄉到高山村一帶,司馬淖滑、樊離的四路四萬楚軍騎兵如同四支利箭飛馳來。魏章一見大驚,急忙命令軍士撤至鞏義,熊彪率著楚軍乘勢掩殺,魏軍大敗,死傷慘重,楚軍乘勢占領了偃師。這一戰,楚軍斬殺魏軍三萬,陣亡一萬兵。熊彪令軍士打掃戰場,截獲戰馬三千匹,盔甲兵器三萬套。

接著,熊彪將四萬套盔甲兵器留在偃師,並令三千楚軍騎兵,七千楚軍步兵在偃師駐守,招募兵勇。隨後,熊彪率領二萬楚軍騎兵與司馬淖滑、樊離的四路楚軍騎兵馳至鞏義。魏章及其軍隊這時早已成了驚弓之鳥,未等楚軍騎兵攻擊,便自動放棄鞏義,急忙率著一萬四千魏軍騎兵、三萬六千魏軍步兵,沿著黃河岸邊撤逃到滎陽,鞏義隨被楚軍占領。

滎陽是韓軍的領地,有五萬韓軍駐守,司馬淖滑、熊彪、樊離整點軍隊,率領六萬楚軍騎兵、三萬楚軍步兵,準備攻打滎陽。這時,沁陽、武陟的三萬魏軍已經南渡黃河,到了北邙,增援滎陽。因次,滎陽的魏、韓軍隊便有了十三萬兵。司馬淖滑見楚軍騎兵雖多,但步兵卻少,總共才九萬,隨停止進攻。熊彪隨率二萬楚軍騎兵、三萬步兵駐紮在鞏義,司馬淖滑率著二萬楚軍騎兵返回伊川,樊離則率著二萬楚軍騎兵返回登豐。

司馬淖滑率二萬楚軍騎兵返回伊川後,又率著二萬楚軍騎兵、三萬楚軍步兵攻打韓軍的宜陽。駐守在宜陽的三萬韓軍聞訊韓當敗走新密,魏章敗逃滎陽,又見司馬淖滑的楚軍勢大,隨放棄宜陽,三萬韓軍全部撤往洛寧。至此,宜陽、汝陽、汝州、登豐、偃師、鞏義相繼被楚軍占領,並與孟津、新安聯成了一大片。

在許昌,七月十五日,昭睢向長葛的魏、韓軍隊出總攻擊令。這時,長葛共有三十萬魏、韓聯軍,其中公孫衍的魏軍有一萬五千騎兵、十三萬五千步兵,韓當的韓軍有一萬五千騎兵、十三萬五千步兵;而楚軍共有三十一萬,其中騎兵十四萬、步兵十七萬。顯然,雙方力量對比是楚軍較強,尤其是騎兵。

唐蔑、景翠、景奎一接到昭睢的總攻擊令,隨各自率領本部兵馬,向魏、韓軍隊的陣地起猛烈的攻擊。隻聽四路楚軍戰鼓雷鳴,中路昭睢的四萬楚軍騎兵和四萬楚軍步兵從蘇橋鎮出,直搗長葛中心,與魏、韓軍隊戰於王樓、南韓莊。中路景翠四萬楚軍騎兵和四萬楚軍步兵從石固鎮出,配合昭睢的部隊,直搗長葛,與魏、韓軍隊戰於楊莊村、許莊、和田堂。左路唐蔑的二萬楚軍騎兵和五萬楚軍步兵從坡胡鎮出,攻擊長葛的左翼,與魏、韓軍隊戰於後河鎮、嶽莊。右路景奎的四萬楚軍騎兵和四萬楚軍步兵從召鄉出,攻擊長葛的右翼,與魏、韓軍隊戰於石象鄉、董村鎮。

麵對楚軍的四路進攻,公孫衍、韓當難以應付。不出一個上午,魏、韓軍隊便抵擋不住楚軍的攻擊,紛紛後退。下午二點後,昭睢的楚軍率先攻入長葛中心,與魏、韓軍隊激戰於現在長葛的長社路;景翠的楚軍則打到西賀莊,過清潠河,與魏、韓軍隊激戰於現在長葛市的八七路到八七村;唐蔑的楚軍則打到東嶽莊村,過清潠河,與魏、韓軍隊激戰於現在長葛的金山路;而景奎的楚軍則打到老城鎮,與公孫衍的魏軍激戰。因長葛距離韓國都城很近,這一仗打得非常慘烈,魏、韓軍隊也都打得很頑強,無奈楚軍騎兵達十四萬之眾。

二個時後,魏、韓軍隊在長葛的所有營寨和陣地全部被楚軍推毀,全線潰敗了。韓當率著十萬戰敗的韓兵退守梨河鎮,與五萬都城衛軍固守新鄭,而公孫衍則率著十萬魏軍退至崗李鄉。昭睢隨令景翠、景奎各自率領本部兵馬,合擊公孫衍的十萬魏軍,而自己和唐蔑的二路楚軍分別紮於觀音寺鎮和官亭鄉,與韓當的十五萬軍隊對峙。

公孫衍見景翠、景奎二路兵馬追來,自知不敵,隨率著軍隊逃往中牟。至此,為時一的長葛攻堅戰算是結束。這一戰,楚軍斬殺魏、韓軍隊十萬,截獲戰馬近萬匹,盔甲兵器十萬套,糧草輕重一大批,楚軍陣亡五萬兵。昭睢令一萬楚軍步兵換乘截獲的戰馬,這時,楚軍便成了十五萬騎兵、十一萬步兵。接著,昭睢令一萬楚軍步兵,押送著十萬套盔甲兵器和大批糧草輕重,連夜送回許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