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軍裝備落後,全軍一共22 000人左右。部隊的槍械有三分之一是西北軍在反蔣戰敗時遺留下來的漢陽造、三八式;還有三分之一是原甘肅調出來的老毛瑟槍,當時為倒蔣發給地方武裝部隊用的。這種老舊步槍由於當時各兵工廠早就停止製造子彈,彈藥補給相當困難;另外三分之一是二十九軍槍械所自己製造的,再加上一些從孫殿英部買來的土槍。全軍山炮和野炮一共才16門,重機槍97挺。因為部隊槍支彈藥不足,就為部隊士兵配發了大刀。可憐的二十九軍士兵裝備跟義和團差不多,每個人一把大刀,兩顆手榴彈,在戰場上跟日本人較量。長城喜峰口戰役,二十九軍將士夜襲敵營,1000名勇士出發,歸隊26人,974名勇士戰死沙場,殲滅日寇一個重炮聯隊。800多個日本鬼子全被砍死,日本的報紙驚呼,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未遇如此慘敗,而且敗在冷兵器之下。堂堂一個重炮聯隊,被大刀片給切了。小日本在這場戰役前,軍官佩帶的都是華而不實的西式指揮刀,從這場戰役以後才恢複日本的古刀。
日本人特別有意思,勇於自殺,羞於被殺。中國人認為自殺可恥,在戰場上被敵人殺掉是勇敢的。小日本跟咱的觀念正好相反,他們以被敵人殺死為恥,自殺無上光榮。飛行員拿著指揮刀上飛機,刀是鐵鍛造的,帶上飛機,羅盤失靈,飛機胡亂地飛。日本兵跟義和團的迷信水平差不多,認為在戰爭中被敵人砍掉腦袋,靈魂出竅,來世沒有辦法投胎,所以咱們的二十九軍大刀專門向鬼子頭上砍去。但是大刀畢竟不是飛機、大炮、坦克車的對手,這個很危險。
日本在華北經濟勢力的擴張損害了英美利益,他們支持國民黨的親英美派抵製日本。東北原來就是日本的勢力範圍,日本建立偽滿洲國對英美勢力沒有什麼損害。華北就不同。
對蔣介石來說也是如此。東北原來是張學良的勢力範圍,蔣介石收不了稅,任免不了官員,華北是700年故都所在,如果被占領,對全天下人沒有辦法交代。蔣介石也看出日本沒完,永遠無法滿足。你要給它華北,它就要華中、華東、華南,所以必須反抗。
1935年,中共在陝北瓦窯堡開會,確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毛澤東發表《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策略》的報告,奠定了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理論基礎。在中共這個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各階層起來抗日。12月9日北平學生遊行,主張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反對華北自治。
平津學生隨後組織南下宣傳團宣傳抗日救國,抗日救亡運動掀起了新的高潮。
西安,時局的扭轉點
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張學良、楊虎城多次勸諫蔣介石聯共抗日,均遭到拒絕。西安事變之前,張學良奉命剿共,一打仗就從紅軍的陣地上飄來了“我的家在東北鬆花江上”的歌聲。被東北軍占領的城鎮,紅軍在城門樓上拿白漆刷上三個大字——山海關。東北軍成天在“山海關”來來回回,軍心自然動搖。張學良一看仗沒有辦法打,就跟紅軍握手言歡。1936年12月,蔣介石到西安威逼張學良、楊虎城剿共,張、楊扣押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這就是西安事變。
統帥被扣,國民黨內部親日派主張轟炸西安,繼而對蔣介石取而代之,親英美派主張和平解決。中共高瞻遠矚,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西安事變引起的問題,反對新的內戰,並以此為契機,聯合南京的“左”派,爭取中派,反對親日派,以推動南京政府走向抗日。中共派周恩來赴西安談判,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和平,由分裂對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張學良在西安事變之後負荊請罪送蔣介石回南京,一到南京,軍事法庭判處張學良10年有期徒刑。1947年張學良掐指一算,到了出獄時間,托人送給蔣介石、蔣夫人一對名表:到點了,該放我了。蔣介石更幽默,給了張學良一本1936年的日曆,給張夫人一雙拖鞋,意思是1936年的事忘不了,永遠拖下去。不但不放,還把他押到了台灣,一直關到1991年。1991年,李登輝解除了對張學良的管束,張學良飛赴美國夏威夷。
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蔣介石停止剿共,聯共抗日。抗日戰爭爆發後,紅軍改編為八路軍,開赴敵後戰場,開到了華北、華中、華南。抗戰八年一結束,人民解放軍由3萬人發展到130萬人,從陝北一個根據地發展到19塊根據地,100萬平方公裏,人口一個億,4年後江山易主,改天換地。所以,西安事變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