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女人永遠不要依賴任何人(1 / 3)

女性會患上各種類型的依賴症,與女性自身的氣質有關。女性從小接受社會對於女性的定位,包括:依賴性、接受性、羞恥意識、服從性、注意細小的事情以及對人的關心。

作為現代女性,如果依賴性太強,則意味著太軟弱,不自主,會影響自己在職場的發展,這恐怕是令許多職業女性困擾的事。那麼,你的依賴性怎樣呢?

一般來講,依賴性較強的女性更容易對某人或某事投入很深的感情。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獲得自我認同和自我肯定。一旦不能達到這種自我認同和自我肯定,女性就會感受到強烈的挫敗感和失落感。她們需要通過對某一種事物的依賴來肯定自己,從而獲得安全感或者精神上的愉悅。尤其在壓力過大或者無法實現自我價值的狀態下,所依賴的人或事物更加成為了她們的精神寄托,乃至生活的信念。

依賴的事物可以有很多種,比如食物、情感、工作……而且當她們所依賴的事物即將失去,或有可能失去的時候,女性就會被一種極度的不安困惑,並有可能引發抑鬱或者焦慮等嚴重心理問題。

一般來說,女性都有一定的依賴心理,這也無可厚非,關鍵是不要讓依賴成為生命的主導。太多的依賴是一種很危險的行為,你一旦發現自己對某一事物產生了依賴,就應該及早擺脫這種不健康的寄托情感的辦法。

那麼,到底怎樣做才能幫助自己擺脫依賴呢?

1承認依賴症

承認是解決的首要條件,當你對依賴症有了認識,並察覺到了自己有類似的傾向,就要勇於承認自己的問題所在,找出根源,才可以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2不自責

患上依賴症的人,有時會對自己苛求,希望自己能在拒絕依賴的過程中變得更堅強些,但這種過度的自我控製有時反而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

3爭取自己解決問題

很多患有依賴症的人都選擇了尋求他人的幫助,這樣做效果可能要比自己走出來快一些。但是可怕的是,你剛從對這件事物的依賴中解脫出來,又陷入了對幫你解決問題的人的依賴中。

4培養忍受孤獨的能力

患上依賴症的人要學會享受一個人的時光,獨處的時間能夠幫助你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也是形成自己獨立個性所必需的。

5轉移注意力

嚐試去做一些新的事情,比如認識一些新朋友,學習一些新的技能,培養一些新的愛好等,幫助自己找到其他釋放壓抑,獲得安全感和依靠的方式。

這種調節,不單針對於嬌小、脆弱的女性,對於那些女強人來說也毫不例外,是每個女性都應該掌握的方法,因為我們誰都不能完全肯定自己可以避免這種潛在的意識。隻有做到有備,才能保證無患!

男人是用來依靠的,而不是用來依賴的

無論是在夫妻、朋友、同事或同學中,女人總有一種被關心被嗬護的渴望。讀書時希望有男生獻殷勤,做事時希望有男同事助一臂之力。

結婚後,希望夫唱婦隨,對於女人來說,與自己同眠共枕的這個男人已經成為了她生命中的拐杖,她再也離不開那山一般堅強的脊梁。事無巨細,皆要請示,大到是否再外出尋找人生價值,小到麵對一隻老鼠或者蟑螂,她都會猶豫不決或花容失色。

漸漸的,女人就失去了獨立,成了男人這棵大樹身上的藤蔓。這樣的女人無法想象如果沒有了這棵大樹,她的生命將如何繼續下去。

果靜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她大學的時候愛上了比自己大三歲的班長安禾,畢業後嫁給了他。她非常愛他,對他百依百順。他說什麼,她都隨聲附和。

結婚後,她為了迎合他的興趣,強迫自己去看自己一點也不喜歡的足球,對丈夫唯唯諾諾,凡事看他臉色行事。讓她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在他們結婚剛一年時間,安禾就有了外遇。她不明白自己錯在哪裏,她是那麼的愛他,對他那麼好,為什麼他還要去喜歡別的女人呢?

事實也正是因為她太愛他了,愛到失去了自己,愛到成了他身上的藤蔓,才遭到了丈夫的遺棄。哪個男人喜歡和自己的影子過日子呢?男人都是需要對手的,沒有對手,沒有刺激,他就會感到乏味無聊。你對他唯唯諾諾,他也會覺得你就像應聲蟲一樣,絲毫沒有魅力。

依賴心過強的女人,缺乏的就是這種自我意識,事事不獨立,裝柔弱。女人應該明白,她首先屬於自己,然後她的愛才有意義。女人還應該明白,“男人隻是她的一根拐杖”,恰如擁有拐杖的意義在於更好地走路一樣,男人也不過是“人”字中的一個部分,另一部分還需要女人自己去書寫。所以,拐杖之於女人,男人之於女人,隻是為了更好地行走。

擁有了拐杖,並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你要知道這根拐杖不是你的全部,你要借助拐杖的力量,但是不可以過度依賴它。

一個全職太太在家很獨立,她曾經是一名演員,丈夫是美籍華人。她結婚後徹底與演藝圈告別,在家成了全職太太,帶三個孩子。可她完全沒有藤蔓的架勢,即使在家也有一份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

她事情很多,早上跑步,送孩子去上學後她去學柔道,下午回家做家務,然後出門,會到咖啡館看會兒書和報紙,再回家做飯,晚上還要寫寫東西,看看碟。

她說:“我忙得很,家裏什麼都是我做主,先生什麼都不幹涉,錢他也不過問,都由我安排,我們很平等。”

雖然結婚十多年,但他們仍然互相尊重,相互誇獎。在她丈夫身上,也完全看不到養家男人趾高氣揚的樣子。

獨立的女人是不過分依賴男人的,也是值得男人尊重的,很多人都把物質依賴和精神依賴混淆了,有時候物質依賴還是次要的,女人最重要的應該是精神獨立。女人擁有自己的空間,自己的生活方式,她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附屬品。不需要早請示晚彙報,她也很自信,精神世界也很豐盈。

女人不一定非要用錢來證明自己獨立,是夫妻,是一家人,誰去賺錢都一樣的,然後擺正自己的位置,其實隻是分工不同而已。

那些把男人看做自己全部的女人的錯誤在於,她們不明白“看重他,並不等於漠視自己”!甚至等到孩子呱呱落地後,女人又一頭紮到孩子身上,將自己的精力與時間毫無私心地分了出去。於是,女人開始不分場合地談自己的老公和孩子,似乎除了他們,她就一無所有了。

女人的一半是男人,而不是全部。一個女人如果過分地依賴男人,就像藤蔓一樣纏繞在他的身上,當有一天男人要離開她的時候,沒有了參天大樹可供攀附,她便不能向上生長,而隻能蜷伏於地。這樣的悲哀相信每個女人都不願承受。

學會做一個獨立點的女人吧,不要成為男人身上的藤,應該成為他近旁的一株木棉,作為樹的形象和他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裏。唯有如此,風一吹過,你和他才能互相傳達愛意。

不要總指望男友送東西,

要學會給自己買禮物很多女人總喜歡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建立在男友的作為上。他送你禮物,你就開心,覺得這才是幸福的象征,甚至是一種榮耀。一旦哪個節日忘記送了或是送的不是你想要的禮物你就一個人生悶氣。

女人實在沒有必要這樣為難自己,為什麼一定要等著別人送給自己禮物呢?我們何不主動一點,去努力買來自己喜歡的東西?懂得給自己買禮物的女人才會是幸福的。

賈佳妮交了一個很傳統的男友,他什麼都好,就是對聖誕節、情人節統統不感冒,於是一到這些節日,佳妮就隻有羨慕別人的份兒。當看著好友捧著鮮花,拿著禮品盒時,賈佳妮心中就一陣難受。今天是白色情人節,住在公司宿舍的佳妮一早醒來,發現隻剩下自己一個人,心想肯定別人都出去約會了。本來想讓男友陪自己逛街,但一想到跟他說“白色情人節”,他一定會擺出一副疑惑的樣子,佳妮就沒了興致。

佳妮伸個懶腰,慢悠悠地披上睡衣下床,走到鏡子旁邊,竟然發現自己成了“國寶”!前幾天的夜班真是害死人,黑眼圈在她那張白皙的臉上甚是殺風景。佳妮一邊刷牙一邊鬱悶:有情人也沒人給送禮物,晚上她們回來肯定又得炫耀自己收到的禮物,自己難道要一個人待在宿舍看黑眼圈嗎?不!我才不要呢!沒人送禮物就買禮物送自己吧,當做是慰勞一下自己上夜班!現在不是流行Buy in yourself嗎?用禮物來取悅自己不是也挺不錯嗎?

佳妮一下子來了精神,先洗了個熱水澡,再挑選了一件鮮豔的衣服,然後便開心地上街去了。到了百貨商廈,佳妮為自己挑了一套紫色的內衣,一盒薰衣草麵膜,還有最喜歡的慕斯蛋糕!雖然回來時下起了小雨,可她的心裏充滿了滿足感,最後還去露天喝了一杯咖啡,她覺得自己就像一個人坐在吹著海風的沙灘,看著藍天與海水在天際處擁抱,無拘無束,自由自在。

晚上,同寢的女友帶著大包小包的禮物回來,問佳妮:“今天又沒收到禮物吧?”“錯,今天我有禮物哦,你們看。”說著佳妮就把自己買的東西拿了出來。“我現在想通了,以前總是為了等禮物而懸著一顆心,怕他忘記,我今天才覺得為什麼一定要等著別人送禮物呢?雖然有男友送東西會讓女人心裏樂滋滋的,但我絕不會把幸福寄托在別人身上。等待禮物就像被恩賜的愛,總會有失去的憂慮,總是想著男友給自己買禮物的女人,遲早也讓他感到厭煩。我們女人要學會疼愛自己!”

幸福的主動權就在我們的手裏,再也不要提心吊膽地擔心對方忘記你的生日,再也不要又哭又鬧地拷問對方為什麼在情人節那天不給自己買禮物。自己給自己買的不是更加自在和舒心嗎?更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何樂而不為?

年輕的女孩往往更關注自己在男友心目中的地位,而成熟的女性更關注自己喜歡怎麼樣。所以前者往往把快樂建立在別人身上,而後者則會主動創造快樂,所有女人都應該像後者那樣理智成熟。

有調查發現,如今白領女性的價值觀有了一個相當明顯的轉變,她們越來越認識和肯定自我的價值,認為女性應該為自己而活得精彩。當她們感到壓力和疲憊時,為自己買禮物就成了她們釋放壓力、放鬆自我的一個絕好方式。女性在消費過程中,一方麵能收獲愉悅,一方麵能排解壓力。她們不再為別人而活,而是為自己活。

女人,要盡全力善待自己,別什麼事都依靠男人。如果沒人給你買禮物,就自己買,我們要學會給自己製造快樂。懂得關愛自己,才是積極向上的心態,才能成為一個幸福快樂的女子。

即使他足夠強大,也不要完全依附家庭

很多女人在結婚之前尚在努力地為事業打拚,但一旦結了婚,又找到一個條件不錯的男人的時候,心態便不再如以前一般。開始覺得拚搏太累,有了“隱退”的打算,認為回歸家庭做個全職太太是個不錯的選擇。

雖然不少女性崇尚“幹得好不如嫁得好”。但婚姻畢竟不是保險櫃,將命運寄托在別人身上,無疑是一場賭博。

女人一旦放棄對事業的追求,承擔起生活中的所有重擔,幻想自己的犧牲會換來“夫貴妻榮”的時候,也許失去的將不僅僅是自己的事業、人生價值,甚至還有幸福的婚姻本身。

李淼大學畢業後,一直在一家外企工作,工資待遇還不差。後來邂逅了一位港商,熱戀中的她以為找到了“真愛”,不久就結婚了。婚後,李淼覺得丈夫家境殷實,自己無需再出去工作,於是辭掉了工作,安心地過起了全職太太的生活。

但是好景不長,曾經對李淼疼愛有加的丈夫態度變得越來越冷淡,回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一次偶然的機會,李淼發現丈夫竟然在外邊又找了一個女人。當她詢問丈夫的時候,丈夫毫不隱諱地說:“我就是在外邊有了女人又怎樣?你最好乖乖地在家裏過衣食無憂的生活,否則,你會一無所有。”

“可我不能像一件衣服一樣,讓你想穿就穿,想脫就脫啊。”無奈和委屈之下,李淼終於想到了離婚。可正值金融危機的當口,離婚之後,她該做些什麼呢?李淼對自己的未來迷茫極了。

像李淼這樣一個有知識的女大學生,又有不錯的工作,本該生活得很幸福才是。可就是因為貪圖安逸,使自己成了男人的附屬品,才使自己淪落到了這種毫無主動權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