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做個大氣寬容的女人(1 / 3)

當你用平和的語氣,用真摯的言語去對待他們的過失時,你就擁有了一顆豁達、開闊的心。當你用一顆真誠善良的心去對待他們的過錯時,你內心的傷痕也將慢慢撫平,你會得到一種釋然的快樂。

寬容是大海,它能容納成千上萬的魚兒在自己的胸懷裏無限暢遊;寬容是一雙慧眼,它善於尋找別人的閃光點,而並不因為有了一點過錯去扼殺別人所有的優點;寬容是治療人生不如意的良藥,喝下它,你心靈的病痛就會痊愈。

結婚兩年後,隨著職位的升高,趙覃東不甘於平淡的生活,有了外遇。

一年後,趙覃東向妻子提出離婚,開始妻子不同意,但當她知道自己的丈夫是因為愛上了別的女人,所以提出離婚時,妻子知道苦苦糾纏下去隻會讓彼此都不幸福,於是她對趙覃東說:“離婚可以,不過離婚前,我想見見你現在愛的那個女人。”趙覃東不知道妻子為什麼想見這個導致她婚姻破裂的人,但還是答應了。

第二天一大早,趙覃東便把一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帶回家來。妻子見到那個女人後,沒有麵帶怒色,而是微笑著招待了她。之後,妻子就讓趙覃東回避一會兒,說有些事想和他的女朋友單獨說一下。

於是趙覃東走了出去,站在門外,他心裏忐忑不安,怕兩個女人在屋裏打起來。但他的擔心是多餘的。沒一會兒,女友就從屋裏走了出來。看見女友不悅的樣子,趙覃東禁不住詢問:“我妻子沒把你怎麼樣吧?她跟你說了些什麼?是不是說了我的壞話?”

女友聽後,黯然地說:“你太不了解你妻子了,就像我不了解你一樣!”趙覃東聽完連忙申辯道:“我怎麼不了解她,她愛嘮叨,不溫柔,根本不是個好妻子。”

“你在我麵前總說你妻子這不好那不好,可今天看來事情完全不是那樣。你知道她對我說了些什麼嗎?她說你容易生氣,但血壓高,叫我結婚後凡事多讓著你;還說你愛吃魚,但總容易被魚刺卡住喉嚨,叮囑我以後讓你慢慢吃。”

趙覃東聽著這些話忍不住掉了眼淚。女友長歎一口氣,說道:“你有個體貼的妻子,她比我心胸開闊,也比我對你好,我們分手吧,她才是你真正值得珍惜和深愛的人。”

最終,趙覃東回到了妻子身邊,而妻子也原諒了他的出軌,決定一如既往地好好愛他。趙覃東也暗暗下定決心,從新開始,做一個好丈夫。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嚐。”女人用她的寬容,讓破裂的婚姻重新得以修複,也改變了丈夫。

原諒別人的過錯是不易的,尤其是自己深愛的人,但唯有寬容才能將自己受傷的心縫補,不去計較才能坦然麵對,因為事已至此,再怎麼拚死掙紮也無濟於事。也隻有寬容才是讓你重新釋懷的路徑。隻要心中有寬容,那麼你的人生就會快樂安詳得多。

一個快要結婚的女孩,向她的母親提了一個問題:“媽媽,你教我在婚後把握住愛情的秘訣吧!”

“你想要把握愛情嗎?那媽媽就告訴你,愛情無法把握。”母親說道。

“那愛情為什麼就不能把握呢?”女孩不明白。

母親聽了女孩的話,笑了。她慢慢蹲下身子,從地上捧起一捧沙子,示意讓女孩看。女孩發現那捧沙子在母親手裏圓圓滿滿的,沒有一點撒落。之後母親用力將雙手握緊,沙子隨即從母親的指縫間瀉落下來。當母親再次張開雙手時,那捧沙子已經沒剩多少了。

女孩望著母親手裏的沙子,頓時明白了。

有時你計較的越多,失去的也就越多。隻有寬容對待,才能獲得像母親手中那捧沙子一樣圓圓滿滿的愛。所以我們說,愛的極致是寬容。當你深愛對方時,你就必須懂得包容,有時甚至是放手。

在與他人的交往中,常常會因為個性、脾氣、愛好、要求的不統一,價值觀念的差異造成兩人的矛盾或衝突,此時我們應記住,做一個能理解、容納他人優點和缺點的女人,才會受到歡迎。相反,那些隻知道對人吹毛求疵,又不斷批評說教的女人,怎麼會擁有親密的朋友呢?人們對她隻有敬而遠之!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常八九,我們要寬容處事,多看看那如意的一二之事。將心比心,才能做到寬以待人,推己及人。推己及人,是以自己為標尺,衡量自己的行為舉止能否為人所接受,其依據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另外還可以用角色互換的方法,假設自己站在對方的位置上,想一想對方會有什麼反應,從而理解他人,體諒他人。

麵對一些我們無法改變的現狀,和不可補救的事情,與其斤斤計較、尖酸刻薄、痛苦悲傷、怨天尤人,不如一笑而過。

寬容讓你的生活輕鬆愜意,讓你的胸襟自然開闊。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睿智,一種樂觀麵對人生的勇氣。它能驅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淚,它能傳播心靈的快樂和微笑。愛的極致是寬容,讓我們用寬容的心態,為自己營造一個灑滿陽光的世界!

寬容自己,而後才能寬容別人

我們常說要寬以待人,卻恰恰忘了寬容自己。其實,自己沒有的東西,絕對不可能給予別人。隻有寬容自己,才能以平靜的心態麵對生活、麵對挫折、麵對這個社會,也才有博大的胸懷去寬容別人。

在現代社會中,對自己要求苛刻、追求完美的女人絕對不在少數,由於對自己苛刻,自然也會對別人要求嚴格。要知道世間萬物皆有缺憾,萬事不可求全,接受自己就是不僅接受自己的優點,也接受自己的缺點,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自己。對缺點斤斤計較隻會讓自己陷入無窮無盡的煩惱之中。

魏娜是一位業務能力很強的部門經理,再難的事情到了她手裏,似乎不費多大勁就都能解決。所以她非常受上司的器重,薪水也是全公司同一級別職員中最高的,下屬都非常尊敬她,其他部門的經理對她也很敬佩。她的丈夫能幹而體貼,讓人羨慕。

可是,後來聽說魏娜得了抑鬱症,不得不辭職休息,朋友都不理解:一個工作如意,家庭幸福的人心理怎麼會出問題呢?

原來是魏娜對自己要求太苛刻了,她常常因為自己無法做到如她預想的那麼完美而煩惱不已,對自己的苛責慢慢也轉嫁到了員工身上,她抱怨自己的下屬素質不高,未能盡職盡責。

她的內心總是被遺憾籠罩,於是在工作中,她對員工的工作質量非常苛刻,這讓員工覺得壓力很大,很影響他們的工作熱情,而她自己則時時承受著不能達到預期目標的痛苦。人又不善於傾訴,時間久了,就患上了抑鬱症。

原諒自己的缺點,自然就會原諒別人犯同樣的錯誤。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感覺:與一個不太完美的人交往會感到愉快。因為這種人讓人心情放鬆。相反,如果與一個生活呆板、苛求完美的人交往,自己也會變得拘謹而手足無措,這很累人。誰願意去接近一個讓自己渾身不自在的人呢?

寬容自己就是愛自己,愛自己就是能原諒自己,允許自己有缺點。不要老是感到愧疚,隻要努力改進就好。寬容自己不是自戀、自大,寬容是一種境界,是對自己真正的愛。

有記者問當時已經81歲高齡的棒球老將康尼·馬克,他是否為輸了比賽而煩惱過?他說:“哦,有的,不過那都是年輕時的事了,近幾十年,我再也不幹這樣的傻事了。”

“為什麼是傻事呢?”記者不解地問。

“磨完的粉不能再磨,因為水已經把它們衝到底下去了。人要懂得寬容和原諒自己!”

犯了錯誤重要的不是耿耿於懷、斤斤計較,而是記住教訓、不斷改進。女人本來就天性敏感,如果還一直無法原諒自己的錯誤,日日責怪自己,早晚會弄得精神憂鬱,神經緊張。如此往複,寬容離我們越來越遠,幸福快樂也離我們越來越遠。

沒錯,我們是犯了錯。但誰能無過?犯了錯隻能說明我們是凡人,不表示就該承受折磨。人在一生中犯的錯誤無法計數,要是對每一件事都深深自責,一輩子都背著無數罪惡感過活,你還奢望自己能走多遠?

為了自己,為了他人,我們都必須接納自己,寬容自己。要知道,情緒是可以傳染的:父母會因為你的自責而苦惱;子女會以你為榜樣;朋友也會因為你的苛責而對你敬而遠之……

當所有人都因為你的苛責而疏遠你時,你大概又會去責怪這個世界的冷漠。這樣惡性循環下去,你何時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呢?

別盯著別人的缺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你最在意的是哪一點呢?

有位老師進了教室,她拿著一張有黑點的紙問班上的學生:“大家告訴我看到了什麼。”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一個黑點。”老師故作驚訝地說:“隻有一個黑點嗎?其餘這麼大一片幹淨的地方大家難道都沒有看見?”

問問自己,對於那些自己不喜歡的人,你是不是將他們身上的“黑點”無限放大了呢?同樣半杯水,有的人看到它有一半是滿的,有的人看到它有一半是空的。正如每個人都是優點和缺點的混合體,有的人總是從別人身上看到缺點,有的人總是從別人身上看到優點。看到缺點的人覺得人心險惡、社會陰暗,然後會變得孤僻,難以與人交往;看到優點的人就會覺得生活美好,所以她們往往熱情大方,自然朋友眾多。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都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關鍵在於你有沒有主動去發掘他們的優點。如果讓那些缺點蒙蔽了我們的雙眼,你就難以接受別人,別人做什麼你都看不順眼,這樣你就很容易在工作中樹敵。既然如此,何必又要去做那些對自己不利的事呢?換一種心態去看吧!學會放大別人的優點,忽略別人的缺點。

你可以不喜歡某人為人處世的風格;可以不喜歡某人斤斤計較的性格;可以不喜歡某人驕傲自大的脾氣;可以不喜歡某人諂媚的嘴臉。但捫心自問,他們就真的沒有一點優點嗎?還是你心量太小,讓指責和厭惡占據了太多的空間呢?筱維和琳笛是一起進入一家私企的,雖然她們都看不慣職場中某些人的作為,但兩個人的處事方式卻大相徑庭。筱維脾氣很好,雖然知道有些老員工愛擺架子,指使新來的員工做這做那,但她從不計較。反而還努力去找他們身上的優點:經驗豐富、說話很有技巧、工作能力很強,等等。筱維從不去在意他們的缺點,而是向他們的優點看齊,努力使自己也具備那些優點。久而久之,筱維對那些老員工沒有任何怨言了,而且還經常向他們請教問題,深得人心。

而琳笛卻不一樣,她是個直腸子,不喜歡誰就會表現得很明顯,對那些愛擺架子的老員工,琳笛愛答不理。她看到的都是別人身上的缺點,絲毫不會去看別人的長處。身在職場,這樣的脾氣讓琳笛四麵樹敵。每當琳笛在工作中碰到難題需要尋求老員工的幫助時,總是被別人委婉地拒絕,所以她的工作開展起來相當艱難。而時時都笑臉相迎的筱維卻獲得了大多數人的好感,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女人在社會上打拚,本來就麵臨著各種無法預知的風險,如果你再人為“樹敵”,那你的處境隻會更加艱難。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多一個朋友就多一條出路,那要是多一個敵人呢?很遺憾,你又少了一條路。我們可以看到,許多人因為對對方不滿,所以使用激烈的詞語攻擊別人的缺點,卻不懂得試著尋找他們身上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