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快樂傳遞給別人(1 / 1)

把快樂帶給身邊的人,就能成為飄逸灑脫的人、快樂的人,也會成為一個受歡迎、受尊重的人。

熱愛生活,享受生命,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歡樂,是人生的一種高境界,但是人不應僅僅讓自己成為快樂的人,還應該把快樂帶到鄰裏、同事、朋友中間,使大家都沉浸在快樂之中。這樣,你不僅能成為一個給人帶來快樂的開心大使,還可能成為一個受人歡迎、有好人緣的交際明星。被譽為“世界華人成功學第一人”的陳安之在談到著名影星周星馳成功的原因時說過,周星馳所扮演的角色,能夠給所有人以自信。幾乎所有的人,在那些角色麵前,都會感到很舒服、很自在、很優越、很有成就感。周星馳用他所扮演的角色給了別人“快樂”,給了別人“希望”,給了別人“安全感”。他使別人獲得了快樂,同時也贏得了掌聲,獲得了成功。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一份渴望,渴望快樂和幸福。人際交往中,如果我們能夠讓別人感受到快樂和幸福,相信別人一定會投桃報李,給我們以同樣的待遇。

然而,要想從別人那裏得到快樂,就得先讓別人快樂。一個能夠給別人快樂的人,他自己也一定會收獲快樂。付出與收獲,給予與回報,永遠是一對孿生兄弟。關鍵是我們一定不要吝嗇付出。有一句話說得好,永遠不要擔心來年的收獲,怕的是根本就沒有播種。

快樂和幸福是可以傳遞的,沒有人願意看到整天歎氣的麵孔,把自己的快樂帶給別人,並學會感受著別人快樂的人,才會獲得更多的幸福。

那麼,怎樣才能把快樂帶給別人,讓別人喜歡自己呢?

1.自己先要快樂起來

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人,自己必定是快樂天使。比如,如果你每天回到家,一進門就展開一個笑臉,你的家人肯定也會給你一個笑臉。早上來到辦公室,你輕鬆的語言、燦爛的笑容會給辦公室帶來生機,這樣其他同事也一樣會感覺到快樂,因為一個輕鬆的工作環境是一定會給人帶來好心情的。這樣慢慢地你的快樂就會感染到別人,別人自然就會快樂起來了。

2.多安慰憂愁的人

人們常常會因為受到社會壓力的衝擊而表現出憂愁的情緒。當朋友陷入憂愁中時,你適時而至,給予對方撫慰,說不定對方就會走出情緒低穀,重新找回快樂。比如對方下崗了,心情特別消沉、悲觀。此時你可以開導他:“路是人走出來的,下崗是挫折,也是機會。”或者朋友失戀了,一時想不開,你可以對他說:“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也許你的這些言語未必百分之百地符合真理,但卻能使他暫時卸下思想包袱。當然根據具體情況,你撫慰的方式也要因人而異,不可生硬、簡單。

3.激活沉悶的氣氛

在交往情境中不免出現沉悶的情景。比如陌生人之間、交往主體情緒低落時、人際關係不夠和諧時,都會出現這種現象。沉悶會導致僵局和窘境,這不僅與交流、溝通的宗旨相悖,而且也讓人失去了交往的快樂,所以應該設法去激活這種沉悶的局麵。比如在旅途中,由於彼此素不相識而保持沉默,主動發話,或調侃幾句,氣氛就會活躍起來。再如兩個長期處於冷戰狀態的人,不可避免地邂逅,那氣氛別扭又令人窒息。如果能巧妙地加以激活,不僅可以打破沉悶的局麵,或許還會帶來兩個人重新握手的契機。給身邊的人帶來快樂的時候,要適時適度,這才是合適的,別人才能接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如果不適時適度,輕則顯得生硬、做作,重則是一種冒犯、侵害。比如在肅穆莊嚴的場合,你就別一廂情願地想著把快樂送給別人,而要等待時機,把握適當的度。不講時間、地點、人物心情,或超過別人的接受程度,就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