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感,值得廝守和冒險
暖情
作者:劉繼榮
【世界上最笨的爸爸】
兒子出生的時候,我還太年輕。護士把哇哇哭的嬰兒捧過來時,我下意識地躲了一下,背後是牆。硬著頭皮接過來,趕緊安撫這個焦躁的小家夥:“小弟弟乖,給叔叔笑一個。”兒子沒笑,整個二樓的護士都笑了。
我媽剛晉升為奶奶,喜怒交加地嗬斥道:“你這個笨蛋,應該是世界上最笨的爸爸了!”
我愧疚地看著兒子,他哭得那麼厲害,該不會也是嫌我笨吧?
有很多大俠,一開始都是大笨蛋,我也不例外,而且我的綽號就叫笨笨。自從兒子來做客後,我就開始勤學苦練。剛剛練熟奶瓶尿布功,就開始研習嬰兒膳食搭配寶典,小兒常見病症真經……雖說勤能補拙,可我的拙太多了,簡直補不過來,帶孩子時險象環生:熱牛奶把奶鍋燒成隕石,給兒子拍照手機掉他腦門上,最驚險的那次,我抱兒子在陽台看晚霞,這初生牛犢猛力一撲,掙開了我的懷抱,幸好我一把撈住了他的小腿。外公外婆嚇得直念佛,爺爺奶奶揚言要罰我跪,說我笨到不可救藥,不許再接近孩子。
但兒子不嫌棄我呀,他哭得天搖地動要爸爸,嗓子都喊啞了。四位元老嚇得魂飛魄散,隻能撤銷製裁,但要我晚上補寫檢討書和保證書。
兒子疲憊地睡著了,看著他濕濕的睫毛,我心裏升起一種奇異的感覺,覺得自己沒那麼卑微,也沒那麼笨蛋,因為世界上有這樣一個人如此地依賴著我。孩子忽然抽噎,嘟噥了一聲“爸爸”,我輕輕答“嗯”。
這一瞬,我的心徹底軟下來,融化成水。我希望我能配得上這全心全意的愛。
【一場華山論劍】
兒子上幼兒園了,背著小書包,像要遠征,足足哭夠一周才轉晴。孩子一長大,老人們的心願立刻升級,不再是吃飽睡好身體好這麼簡單了。
奶奶接孩子回來,自尊心受損:“別人家的孫子都白白胖胖的,像哪吒,隻有我家孫子皮幹骨瘦像孫猴子。”我小聲嘀咕:“孫猴子!當著孩子的麵,就不能尊重一下叫孫悟空或齊天大聖嗎?真是的。”我爸老大的白眼珠甩過來,示意我噤聲。
外公外婆也氣哼哼,有話要說:“孩子膽太小,跟唐僧似的,比他小的女孩子都敢撲上來撓他,搶他玩具。”現在,我兒又是不會打架見到妖怪就哭的唐長老了。我剛想辯解,又被我媽踩了一腳。
爺爺慢騰騰地摘下老花鏡:“那天吃飯,丁爺爺喜歡親他,喂他菜吃,他竟然說人家的胡子像臭襪子,給他喂的鵪鶉蛋也吐出來。孩子禮貌方麵要學學八戒,八戒嘴多甜啊!”
我和妻四目相對,驚得說不出話來。我家這是要上演新《西遊記》呀,兒子一人即可分飾四角。就在前幾天,老人們還在演《三國演義》,天天在寶寶麵前爭寵,轉眼間心肝眼珠子變成闌尾扁桃體,竟連八戒都比不上了,真是世態炎涼啊!
老人們繼續探討,那熟悉的聲音和神情,讓我的腦子轟然一響,時光一下回到多年前:我是家族中唯一男孩,長輩們愛若珍寶,但稍稍長大,便巴望我事事爭先,樣樣出色。在諸多嚴厲而急切的目光裏,我變得充滿畏懼與自卑,直至他們無可奈何地叫我小笨笨……
兒子坐在那裏,小小的一點點,圓腦袋越垂越低,就像當年惶然的我。
我眼睛發熱,鼓起勇氣,據理力爭:“寶寶沒那麼差,他是瘦而不弱,膽小要慢慢引導。另外,孩子沒說錯啊,丁爺爺頓頓離不開蔥蒜,他自己的孫子都不讓他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