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感冒藥名稱裏的秘密
妙生活
看清感冒藥名稱中的成分,能避免用到不適合自己的藥物。
【“麻”:高血壓患者不宜用】
感冒藥除了有商品名外,還有根據成分起的通用名,如“美撲偽麻片”,從名字就能看出其中的主要成分。其中“麻”指的是含有偽麻黃堿,它能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血糖、眼壓增高,因此高血壓、糖尿病和眼壓高的患者應慎用。
【“撲”和“敏”:司機不宜用】
撲爾敏能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打噴嚏等症狀,名字裏帶有“撲”和“敏”的感冒藥含有此成分。由於服撲爾敏後可能引起嗜睡、困倦等症狀,所以服藥期間不得駕駛機、車、船,從事高空作業、機械作業及操作精密儀器。
【“氨”和“酚”: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是感冒藥中用於緩解疼痛和退熱的重要成分,它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消化道潰瘍患者慎用。
【“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慎用】
右美沙芬是臨床常用的中樞性鎮咳藥,含此成分的感冒藥通用名多含有“美”字。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患者應慎用這類感冒藥,因為其中樞鎮咳作用可能影響痰液排出,堵塞呼吸道,嚴重時可引起窒息等危險。
【“清熱”:風熱感冒慎用】
目前市麵上的感冒中成藥中,有很多有“清熱”字樣,如感冒清熱顆粒。這類感冒藥多用於風寒感冒,如果感到咽喉疼痛、痰液發黃、口幹,可能是風熱感冒,吃“清熱”感冒藥可能加重症狀。
【“解毒”:任何人群都不宜長期服用】
牛黃解毒丸等藥的“解毒”作用能改善感冒時的上火症狀,但它們並非感冒藥,如果連用超過一周,可能引起體內砷元素積累,影響神經、消化、造血和泌尿係統等,出現皮疹、胸悶、心悸、腹瀉等中毒症狀,甚至威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