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你的睡商合格嗎(1 / 1)

你的睡商合格嗎

妙生活

除了智商和情商,人還有“睡眠智商”,簡稱“睡商”。這個概念最早產生於美國。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為此曾做過一次全國性的睡商測試,其中超過83%的美國成年人不“及格”。“睡商”不合格,對睡眠認識錯誤太多,也意味著你出現睡眠障礙的可能性較大。現在選出十道測試題,你不妨測一下自己的“睡商”,答對一題得1分。6分以上算及格,6分以下,就表示你對睡眠需要更多一些的了解。

1.年紀愈大,需要的睡眠愈少。

錯。常有人覺得隨著年紀增長,人所需要的睡眠就會越來越少。但事實上,盡管睡眠時間短或睡眠困難現象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但是這不能表明老年人的睡眠需求量減少了,他們的生理需要量與年輕時相比並未減少。

2.如果開車想睡覺,可以提高收音機的音量來保持清醒。

錯。有研究顯示,無論是提高音量、嚼口香糖還是打開窗戶,都不能抵抗困意的侵擾,隻有輕微的減輕作用。如果在駕車途中想睡覺,那麼最好停靠在安全地帶休息一會兒。等到困意全部消失後再上路。

3.沒睡夠覺可以補回來。

錯。現在很多人存在一種誤區,認為上班期間沒睡夠可以在周末補回來,所以一到周末就靠睡懶覺來補,有時一覺就睡到下午甚至傍晚。但是這樣不僅不能補回失去的睡眠,還會打破正常的睡眠規律。因為人體生物鍾相對固定,不管睡多睡少,人的睡眠都是有規律的。

4.閉目養神不能滿足睡眠需求。

對。晚上輾轉難眠時,不少人覺得閉上眼睛就能得到充分休息,雖然閉目養神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但是睡眠就像食物、水對身體的重要性一樣,是無法被短暫的閉目養神所替代的。長期不能獲得足夠的睡眠時間,身體就會欠下“睡眠債”,遲早要為之付出代價。

5.智商越高所需睡眠時間越短。

錯。目前醫學界並沒有驗證過這種說法。判斷一個人是否睡夠了,不能用睡眠的絕對時間來衡量,要重點看深睡眠時間的長短。有的人睡了8小時,但可能其真正的深睡眠時間還沒有一個隻睡了5個小時的人長,這就會造成第二天的精力差別;也確實有部分成功人士的睡眠時間很少,但主要是由於工作應酬等原因造成的被迫縮短,醫學上稱為“睡眠剝奪”;還有一些人就是心態上的自我“標榜”,對外就宣稱自己睡眠時間少。

6.大多數睡眠障礙可不治自愈。

錯。大約隻有1/3的睡眠障礙患者可以自行痊愈,不少因失眠而痛苦的人並未意識到這是種病,更不知道它是可以治療的;還有一部分人以為單純靠自身調節就可以緩解,其實這是不會自行消失的,任其發展下去,會造成很大的負麵影響。所以如果你長時間睡不好覺,那麼一定要去醫院進行科學的治療。

7.數羊可以幫助入睡。

錯。很多人晚上睡不著,就會躺在床上“數羊”,結果非但沒睡著,反而越數越精神。其實不管是數什麼,都是靠分散注意力來達到催眠效果的,這對於一些人可能有效果。但如果數的時候過於認真,“糾結”在數字上,會起到反作用,讓神經越數越興奮,反倒困意全無了。

8.睡得越多越好。

錯。不少人認為消除疲勞就該多睡覺,這是完全錯誤的。每個人身體所需的睡眠時間並不同,如果你的身體已經睡“飽”了,但你還是強迫它繼續休息的話,會導致你的睡眠中樞長期處於亢奮狀態,醒後就會感到懶惰、無精打采、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下降。經常睡懶覺的人,因肌肉組織錯過了活動良機,起床後還會感到腿軟、腰骶不適。

9.身體無法適應長時間夜間工作。

對。所有的生物都有生理周期,也就是24小時節律,這影響著睡眠和覺醒的更替。就算出國跨越時區,身體也會自己“倒時差”。所以對於常上夜班的人來說,午夜和清晨6時總是最困的時候。並且不管一個人從事夜班工作有多久,白天睡覺都非易事。所以,常上夜班的人在熬夜後半段盡量不要喝咖啡,白天補覺時間避免接觸噪聲和強光,睡前別飲酒,也不要劇烈活動。

10.即使睡夠了,無聊也會讓人想睡。

錯。很多人在進行活動時不會感覺自己困,而當他們稍事休息或者覺得無聊時,就會突然感覺到困倦感。這是因為睡眠是一種主動行為,真正引起睡意的是睡眠不足,沒有睡到足夠的時間,所以才會在無聊時感到疲乏。無聊並非是引起睡意的來源,而是使睡意變得明顯的一種“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