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一睜開眼,秦聰就被眼前的場麵嚇住了。但見到處都是屍體,人的屍體。再看這些屍體。不是一個個身上插著羽箭,就是被砍掉了腦袋。地上到處是血、旌旗、刀、劍、戈、矛、戟,還有防禦弓箭用的滕盾。這樣的情景,秦聰隻在電視電影中看過,再不就是在影視劇的拍攝現場。
“我這是在哪裏?是在《大唐傳奇》電視劇的片場嗎?”秦聰望著眼前慘不忍睹的情景,有些茫然地問著自己。
秦聰從八歲是就喜歡武術,為此還拜了好幾個武術名師。秦聰之所以習武,這還要拜父親所賜。因為父親小時候就喜歡武術,為此還去過少林寺。父親的夢像是:經過習武,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而要改變的自己的命運,初中沒有畢業的父親最後選擇了習武,想以此能成為一位武打演員。可遺憾的是,秦聰的父親雖然習武多年,可最後還是不得不得回歸田園。造成這種原因是:別看那些明星們沒有習過武術,隻學習過舞蹈,但人家的名氣在那,即使不會揮刀舞劍,可是人家在拍攝武打影視劇裏有武行的替身,根本就用不著你這位真正會武術的行家。
當然,有一位導演也想用秦聰的父親,但條件是:你隻能做武打的替身,不能在電視劇中露臉。
聞聽導演這樣說,脾氣不怎麼的好的秦聰的父親便拒絕了,說道:“你們用替身,那不是忽悠人嗎?”
導演看了秦聰的父親一眼說道:“就憑你這樣一聞不名,還想做真正的演員,你該哪裏玩去哪裏玩去,現在我就讓你滾蛋!”
秦聰的父親一聽導演在罵自己,按照以往的脾氣,他真像給這位導演一記拳頭,打得這位導演滿地找牙。可是,秦聰的父親並非莽撞之人,他知道,人家說你成,你就成,人家說你不成,你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你也不成!
但人家導演讓滾蛋,那就滾吧,於是秦聰的父親在眾目睽睽之下,便很不光榮地回歸了故裏。
後來,秦聰便出生了。
出生之後的秦聰,從五歲開始,就在父親的硬性教育下,開始連武術的基本功,等基本功過關之後,就開始習練武術套路。先是拳術,接著便是器械。那時節,秦聰除了讀書上學之外,就是學習武術。當然一開始,秦聰很不適應這種又習文又習武的高強的境遇,可是看著父親手舉一根用牛皮做的皮鞭子,即使再苦再累,他也隻好忍了!
這時,就聽父親對他說:“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兒子,今後老爸的希望,可就全寄托在你的身上了!”
秦聰知道父親有夢想,可是沒有實現,所以才將他的夢想,強加在自己的身上。對此,秦聰曾經怨過父親,也恨過父親。但當他讀完曆史係的研究生又找不到工作之後,他便深深理解的父親。而這時的父親,眼見他沒有工作,卻沒有怪怨,而是對他說:“曆史是個什麼東西我不清楚,但你小子有武術特長,也可以憑著這個特長去吃一碗飯的!”
聞聽老爸說這樣的話,秦聰在心裏很清楚,父親的意思就是想讓他靠武行吃飯。於是,秦聰這位曆史係畢業的研究先秦史的研究生,便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去了北影門前,想暫時混一口飯吃。等到了北影的大門口他才知道,原來這裏另有一種新的天地。在這裏,無論你是有文憑的,還是沒有文憑的,文憑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個機遇。
而這種機遇,靠的也不是文憑,而是你的特長,以及你是否懂得經營自己。
由於秦聰是曆史方麵的研究生,加之又為形勢所迫,還加之他曾經在研究曆史的同時,還對古代的兵書戰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所以當他前來北影門口之後,行為舉止便超出了常人。
秦聰在這時的給自己定了三條規矩:一、見人要謙虛,不可妄自尊大;二、見說都要稱呼老師,尤其對那些戲頭,萬萬不可得罪;三、自己有真本事,就要展示給那些導演,不管他是無名的,還是有名的,總之,為自己創造任何可以當演員的機會,哪怕僅僅隻有一個群眾演員,而且沒有一句台詞!
常言道:功夫不負有心人。結果秦聰在這種自定的規矩之下,竟然解了不少演出。當然,這樣的演出,都是沒有他在鏡頭前露臉機會的。可是,露臉的機會很快就來找他了。秦聰清楚地記得,那是一個中午,他正在北影的大門前等待戲頭來找群眾演員的時候,突然便有一個*在北影的大門口說:“在這裏等戲的人,你們都聽好了,你們之中,有此前學過武術還會騎馬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