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們從傳統文化中學到了什麼(1 / 1)

我們從傳統文化中學到了什麼

卷首語

作者:趙悅宏昱

2009年,習近平同誌在中央黨校開學典禮上提出,“《弟子規》1080字,實際上裏麵蘊含著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大智慧。”他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應該讀讀《弟子規》。”不經意間,我看到了這句話,牢牢記在心上。

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曲阜召開的座談會上強調:“我這次來曲阜就是要發出一個信息:要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2014年4月,我們追隨總書記的步伐,來到孔子研究院拜訪,聆聽工作人員複述當時的場景,仿佛親身感受總書記的教誨,感到格外振奮。

我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有感情。2009年,我的女兒青春期逆反特別嚴重,在我們家長想盡各種辦法束手無策的時候,她是參加了《弟子規》的學習班而發生了徹底的改變,後來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可以說,一本古聖先賢留下的經典《弟子規》,教育了我的女兒,更教育了我,改變了我們全家,使我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孝道、什麼是悌道,什麼是真正的孝親敬老、知恩圖報等等。

那麼,學習傳統文化到底為了什麼?從2010年接觸到現在,我自己的體會是: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我們更好地做人、更好地做事,明白人生的真相在哪裏,明白如何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如何成為一個真正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第一,學習傳統文化不是為了教育別人,而是為了改變自己。傳統文化是一麵鏡子,為我們端正價值取向、確定人生目標提供了有益參照和內在動力,不是用來對照別人,而是拿來反觀自己,找到不足。踐行傳統文化,要充分汲取貫穿於其中的曆史養料和思想精神,把自己變成一個最善良的自己、最利他的自己、最閃閃發光的自己,然後再去影響他人、影響我們這個社會,從而改變我們的國家。

第二,學習傳統文化能讓我們了解人生的真相,做一個有智慧的人。我們生活的大千世界裏,有人碌碌無為、得過且過,對現狀聽之任之;也有很多人陽光向上、積極進取,卻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殊不知,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命自我立,福自我求”。《了凡四訓》中的袁了凡,以他的親身經曆驗證了人可以掌握自己的未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為他人著想,真正去利益他人,每日視善、語善、行善、積善,就會改變和改造命運。

第三,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做一個更謙卑的自己。現在,我們的社會中有很多自以為是的人。學習了傳統文化,我們深刻領悟了“惟謙受福”的道理,讀懂了王明陽“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的警示,就會明白謙虛有多重要,就會內心平靜下來,不貪名、不貪利、不貪功、不好高,做一個真真正正低矮到塵埃裏的自己。

第四,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知足知止知恩。傳統文化告訴我們要向內求而不向外求,追求純真的本性和精神的富有。過心態平和的生活、過心靈安靜的生活、過單純快樂的生活,過最充實、最幸福、最有意義的每一天。這並非表示不努力學習工作,而是知道滿足、知道感激、知道珍惜,知道求人氣短,不求人,不給別人添麻煩,不給社會添麻煩,不給國家添麻煩。不抱怨、不埋怨,每天做最好的自己。

第五,學習傳統文化讓我們懂得人要有敬畏之心,畏天道,畏大人,畏聖賢。傳統文化告訴我們,因果不是迷信,是自然規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下土豆不會長出茄子,每個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六,學習傳統文化是為了做一個真正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社會的人。傳統文化講舍、講利他,講意誠、講心正,講修身、講齊家、講治國平天下。這其中蘊含著愛國精神與民族氣節,蘊含著以義取利的理想主義情懷,也蘊含著自強不息的剛健人格。在這個世間行走一回,我們都要留下印記。這個印記是什麼?就是盡可能地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的民族做出貢獻,要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讓他人感到更加溫暖、讓社會變得更加美好、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用我們每個人努力的一小步形成推動中國前進的一大步,讓我們每個人的小小夢想彙聚而成絢麗多彩的中國夢。

責任編輯:韓春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