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傳統文化尋找核心價值觀源起(1 / 1)

從傳統文化尋找核心價值觀源起

共青天地

作者:小青

鍾永聖先生是東北財經大學博士,中國善財書院創辦人。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對中國本土經濟學與傳統文化的研究,代表作《中國經典經濟學》。

在《傳承與複興》新書中,作者強調並號召人們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找核心價值觀的種種源起與發展;並引用傳統文化古籍中的名篇名言,深入淺出地介紹、解讀核心價值觀的由來、作用及如何踐行。

比如,他如此談到“富強”:“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演講時說:‘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華民族的先人們早就向往人們的物質生活充實無憂、道德境界充分升華的大同世界’。”富強,作為核心價值觀裏的第一觀,不但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複興的目標,同時也是複興的結果。但是中華文明的強大在於主張各種文明和而不同,互通有無,和氣生財。欲富求財,先修其德,修德立本,本立而道生,道生則財生,財生則強生,強生則國威盛,國威盛則四鄰平。”

日前,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在京舉辦《傳承與複興》新書首發式。中華民族團結進步協會經貿發展工作委員會執行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淩孜等嘉賓出席。

《傳承與複興》是國內首部從中華傳統文化視角,解讀24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讀本。書中以十二個篇章,分別對應核心價值觀的12個詞彙,結合中華傳統文化逐一進行分析解讀。

《傳承》書稿內容在出版前曾在《中國青年》雜誌作專欄連載,期間收到了大量讀者反饋。“這讓我們的出版更多了一層使命感——必須將優秀的文化、優秀的價值觀傳播到更廣大的人群中,用正能量去影響社會鼓舞社會。這也是我們中國青年出版總社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出版導向與追求。”首發式主持人說。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我國正麵對各種複雜國際形勢,又是重振國運的關鍵時期,章太炎先生曾說過:“國之有史久遠,則亡滅必難。”國學家錢穆先生言:“斷斷無一國之人相率鄙棄其一國之史,而其國其族猶可以長存於天地之間者。”由此看來,唯有承傳方可複興。國家的凝聚力是以民族文化為基奠,民族文化又以曆久彌新的經典和家史國史為依托,經典及家史國史可以使得子孫後代覽古識今,古鏡今鑒,從而延續優秀的民族文化,形成更加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本書可以成為一把能深入了解古聖先賢智慧和經驗的鑰匙,希望公眾能不斷深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切實提升個人修養,為實現民族文化的複興承擔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