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成冬青和王陽兩個角‘色’的主要戲份是在國內,所以之前的拍攝裏,基本都是鄧朝飾演的孟曉駿的鏡頭。。。!好在,最後的這場戲鏡頭又回到了成冬青的身,一直在打醬油的潘粵名終於能好好的抒發一下了。
原版的,好多人終於看到了教主的演技。和之前的那些永遠“一抹不明的微笑掛在嘴邊”的角‘色’相,這次的成冬青確實不錯,但客觀來看,也是不錯而已。
這麼不是要轉身開誇潘粵名,這會的潘胖,演技還沒有幾年後的那麼駕輕熟,和超水平發揮的教主,估計也是半斤八兩。但是,教主在這部戲裏能超水平發揮,潘胖自然也可以。
這涉及到一個問題,一部好的劇,或者,一個好的導演,對演員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沐茗在現場能看的最清楚,陳可新很少會直接告訴你,這個角‘色’應該怎麼演,他是幫你不斷的剖析這個人物的設定是什麼樣的,然後再讓你去想象,這樣的一個人物,在這樣的環境裏,會有怎樣的情緒,怎樣的表現。
實在想不出來不要緊,實際拍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很多時候,當鏡頭打開,演員把‘精’神投‘射’在那個場景之後,自然而然的知道自己改怎樣反應了。
和之前的幾次拍攝不同,無論是電視劇的,還是電影的,其實對於演員的演技和發揮都沒有太高的要求,也沒有調教演員的這一。
至於再之前的,現在回想起來,沐茗倒是能感受到管唬也有過類似的教導,可惜那會他對導演的理解還不深,更多還是停留在技術層麵,因此遠沒有現在的這些感觸。
導演,並不是單純的按照劇本拍攝素材能行的。這是這段時間來,沐茗獲得的最大收獲了。
ees談判的劇情結束,美國部分的戲份全部殺青了。劇組眾人收拾準備好,盡快回國了,畢竟還有國內部分的戲份沒拍。從整部電影的角度考慮,國內的劇情,才是整部劇的核心。
不過,沐茗沒有跟著劇組一塊回國,他還要再紐約再多待幾。至於原因?這個時候,能讓他拋下電影的拍攝的,也隻有另外一部電影了。
工業光魔,好萊塢大名鼎鼎的特效製作公司,1975年的時候由盧卡斯為了拍攝而創辦。在隨後的近四十年裏,參與了係列、等等三百多部好萊塢大片的特效製作。
正是因為這麼多的輝煌戰績,所以一想到特效製作,第一個想起來的是工業光魔。裏有兩段狼人變身的鏡頭,需要後期的特效完成。正好又在紐約,所以聯係了工業光魔。
很可惜,工業光魔拒絕了這次合作。理由的很委婉,但是翻譯成通俗易懂的語言是——“總共十幾秒的特效鏡頭,連個渲染的人工成本都不夠,你隨便找個廣告視效公司糊‘弄’糊‘弄’得了。”
你們憑什麼看不起廣告公司?呸,應該是你們憑什麼看不起十秒的特效鏡頭?
好吧,人家確實有看不起的資本。沐茗灰溜溜的離開了工業光魔的大樓。
其實這麼一個成本的愛情電影,真沒有必要把特效‘弄’得有多好,畢竟觀眾又不是衝著這麼十幾秒的特效鏡頭來的。事實,原版的的狼人變身鏡頭很粗糙,也沒有哪個觀眾對這個抱怨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