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突破!十億票房(2 / 2)

雖然大部分觀眾對這個成績早有預想,各個新聞媒體也不知一次的做出過十億票房的預測。但是當真的實現之後,依然驚掉了一片眼球。

兩年前,《泰囧》第一次把國產電影市場的票房成績拉入“十億時代”的時候,還有人覺得這隻是一次偶然現象。

之後是去年上映的星爺的《西遊降魔篇》,58的上映時間橫掃145億票房。對此,大部分人表示畢竟有星爺的品牌效應在,還有一種明星大咖,和高達1億的大製作成本。

但是《才槍手》有什麼?

沒有明星,主演全是新人,整部電影最有名氣的是導演;

沒有大場麵的炫酷鏡頭,製作成本才500萬,劇情也就是幾個學生作弊的故事;

然而就是這麼一部電影,卻最終拿下了十億票房。這不得不讓人感歎,國內電影市場的“十億票房”時代,是真的來臨了。

除了票房成績以外,《模範生》還打破了不少的記錄。

比如像什麼首映票房最高的華語D電影啊,最快突破十億啊,投資與收益比例最高啊,媒體效應最大、票房增速最快啊之類的。

總之,從國慶檔開始之後,整個內地市場幾乎就隻有《模範生》這一個名字,其它所有電影的熱度都被牢牢的壓製住了。

這裏麵包括了時隔十幾年,重新上映的《大話西遊》;“寡姐”斯嘉麗約翰遜主演,北美兩億美元票房的《超體》;還有藍工作室出品,前作曾吸引了眾人的《冰川時代》

有媒體開始總結,《模範生》能夠成功的因素,是否能作為國產電影未來發展方向的指導。

首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國文化產業,尤其是娛樂產業整體的迅猛發展。而電影,作為娛樂文化產業中,最敏感、也最受矚目的一個項目,一旦被廣大的觀眾認可,其成績發展必然勢不可擋。

其次,就是觀眾對於高品質作品的需求。

這幾年以來,國產大片走的一直都是“大明星加大場麵”的路線,對於電影本身最重要的劇情卻並不關心。觀眾們被各種明星陣容騙到了影院裏之後,才發現自己看的是一部爛片。

然而觀眾們並不傻,如此幾次之後,自然就對國產大片失去了信心。

《模範生》就很好的避開了這些問題,不以明星陣容或者炫目的場景來宣傳,而是靠著作品本身來吸引觀眾。

換句話,這是一部尊重觀眾智商的電影。

第三,則是選擇的題材既普遍又冷門。

它普遍,“作弊”絕大多數人都經曆過;它冷門,國內的電影還真沒怎麼出現過這種題材。

之前所有人都認為,作弊這種事情怎麼能這麼光明正大的拍出來。就算有過想法,也認為審查製度肯定不會通過。還有些電影人抱怨,審查製度這麼嚴格,怎麼可能拍的出來有新意的電影。

然而《模範生》的出現給了這些人一記響亮的耳光,雖然也遭遇了改名、限製宣傳等等情況,但是電影終究還是沒什麼阻礙的上映了。並且還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的司長高長利,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熱映之後過:

“很多‘藝術家’總是埋怨題材不好、審查太嚴、有些題材不能涉及。後來我問他,真的有那麼多的題材不讓你反映嗎?摔跤是個冷門題材,是奧運會的冷門項目,電視轉播的收視率也低,但是人家拍出來以後就有高的票房!”

“我,你壓根不想拍《摔跤吧!爸爸》,你就是想拍‘過來吧!姨子’、‘別這樣!姐夫’!”

所以,審查製度固然是國產電影發展的阻礙,像被禁了的《無人區》,還有什麼“鬼片不能有鬼”、“超級英雄必須歸黨管理”之類的亂七八糟的規定。

但是,這絕不是一些導演拍不出好電影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