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來,《房間》這部戲隻有一個主演,那就是女主喬伊。整部影片的內涵,其實就是喬伊從走出身體囚禁,到走出心裏囚禁的一條自我救贖的道路。
至於剩下的父母、孩子,甚至包括那個囚禁她的變態鄰居,其實都是配合者而已。
然而如果從實際的影片來看的話,這部電影其實還有一個主角——那個在整部影片前100分鍾的時間裏,都被認為是一個無敵可愛的蘿莉。然而直到最後的十分鍾,才剪掉長發變身正太的女主兒子。
因為他,一個二十歲出頭還沒踏出校門的女孩子,才能在暗無日的地下囚牢裏忍受七年;因為他,即使被囚禁了七年,女孩也沒有放棄逃脫的希望;最後還是因為他,女孩終於走出了自己內心的囚籠。
《房間》的主演布麗·拉爾森依靠女主喬伊這個角色,拿下了16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
但是絕大多數看過這部影片的觀眾都不得不承認,在排除了諸如幕後公關這樣的場外因素的情況下,這個獎至少有一半是飾演女主兒子的演員,時年八歲的雅各布·特瑞布雷的功勞。
這不僅僅是他飾演的角色的作用,更是在誇讚這個還不到十歲的男孩的優秀演技。
舉個例子,女主向兒子描述窗外的事物和自己的逃脫計劃,這是整部影片劇情最重要的一個轉折點。
在女主還沒有生出逃脫之心的前幾年裏,她一直都在和兒子講著各種童話故事,並且培養他喜歡兩人生活的這個囚籠;然而在確定了要出逃之後,女主開始向兒子描述外界的景色,並且把二人生活的屋子稱之為“地獄一樣的地方”。
當時的正太先是難以置信,畢竟他從來沒見過外麵的世界;繼而是認知被打破的憤怒,怒吼著詢問自己的母親,那些汽車、貓狗、其他的孩子都在哪裏;最後則是恐懼,對於未知世界的恐懼。
短短的幾分鍾裏,三種情緒的轉變,表現的非常出色。同樣的,對演技的要求也很高。
沐茗和趙同學讓她去演女兒,雖然是在開(zu)玩(si)笑,但也確實是他這段時間一直在苦惱的一件事情。沒辦法,長得好看、演技出眾、年紀在六七歲左右的男孩,他是真的沒有找到。
國內從90後開始的年青一代的演員群體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同一期的演員裏,女演員的作品數量往往都是男演員作品數量的兩到三倍。
對於成年的演員來,作品數量多,未必就代表著演技出色。但是對於七八歲的童星來,經曆的作品數量多與少,那對演技的幫助就很大了。
“儷穎姐姐!”
“籽沐。”
會議室裏,趙同學蹲下身子,伸開胳膊接住了撲過來的女孩。而後比劃了一下女孩的身高,滿臉笑意的道:“呀!都長這麼高了啊。”
女孩的媽媽看著被趙同學抱住的自家女兒,很是歡樂;但一邊的沐茗就有些不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