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甘隴邊陲的西部內陸城市,又沒有什麼風景名勝或者地方特產,除了一提起來就讓人覺得非常“富貴”的名字以外,白銀最為人所熟知的標簽,就是二十幾年前開始的那場“白銀案”了。
十幾年時光的流逝,無數曆史早已被掩埋。這段曾經震驚全國的大案,也終究隻剩下了網絡某個角落裏,類似於城市怪談一般的存在了。
然而,今年突然爆紅的一部電視劇,卻把這段被掩埋的曆史從厚厚的塵埃中挖了出來,讓它重新回到了大眾的麵前。
不少年輕一代的觀眾這才知道,原來在他們哭泣著出生、懵懂的成長,抱怨學習太累、工作太苦的時光裏,還有著十幾個怨靈忍受著痛苦和汙穢留於人間,等待著沉冤得雪。
《信號》的大結局,停在了男主李銀白接過DNA比對,最後的凶手浮出水麵的前一刻。這也是整部劇被觀眾吐槽的最多、最狠的地方,不少人都,這根本就沒有結局。
雖大家都知道,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現實中的此案尚未偵破,所以最後的結局不好寫。但是同樣有不少人覺得,既然還沒有偵破,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個故事再拿出來。對破案毫無幫助,還讓受害者家屬親人可能已經結痂的傷口,再被撕開一次。
甚至又一部分比較極端的留言表示,這部電視劇就是在吃“人血饅頭”,利用各種真實案件的噱頭,來炒作熱度。
自然,這些極端言論被不少理智的網友罵了回去。畢竟沒有這部電視劇,很多對這方麵不感興趣的年輕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身邊竟然還有這種十幾年未破解的懸案。
而且,當初《信號》剛剛走紅的時候,關於第一案裏的“法律最高追訴期”的問題,有關部門不就是在大家關注度暴漲的時候站出來發聲,做出了相關的解釋。
還有後麵的幾案,公安部、各級公檢法部門、知名律師、法律方麵的相關人士,也都不止一次的站出來解釋了其中的各種法律問題。就算對於“白銀案”的偵破沒什麼作用,當做是一次大型的全民普法活動,也是不錯的。
再者了,這種龐大的民眾關注度的情況下,有關部門肯定會重新開展對於“白銀案”的再次偵破,也算是起到了一個推動作用。
隻不過,有關的部門一直度沒有發出什麼公告,讓不少關心這事的觀眾疑惑且狐疑不已,一些道謠言也趁機開始流傳。
所以縱使電視劇已經結束了,但是關注度和討論度依然居高不下。要不是最近突然爆發的《大聖歸來》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件事可能還會時不時的出現在熱搜上。
原本以為,這件事一年半載的是不會有什麼結果了。畢竟已經過了十幾年了,即使現在的科技偵破手段比之那時先進了無數倍,也總需要些時間的。
未成想,眼看著這件事的熱度就要被其餘新聞覆蓋過去的時候,卻突然爆出了消息,這樁十幾年的懸案竟然被偵破了。而且這消息還是官方給出的,這就相當於是最終的蓋棺定論了。
最重要的是,在官方隨後的公告中還表示,破案所使用的偵破技術,正是在電視劇中,男女主所使用的技術。而這項技術最開始的推薦者,正是《信號》的第一出品方——水木影視。
換句話,就是水木影視為了拍《信號》,就找出了一種有可能幫助破案的新技術。而這項新技術,還真的幫助把整個案子給破了。
《信號》的劇本以及相關的製作信息,都是在廣電詳細備案的,所以背後的信息很快就被挖了出來。
自然的,大家也就知道了《信號》的初稿劇本,也就是最初提出“偵破技術”的,就是以沐茗為主的水木影視的編劇團隊。
這一下可算是引爆了網絡和媒體們的熱情,大量的記者紛紛開始聯係水木影視,準備采訪沐茗。
當然了,更多的記者則是直接飛到了中海。畢竟沐茗目前在中海拍戲的消息,也從來都沒有隱瞞過。
這會的沐茗正在準備一會晚上的拍攝,要拍的是阿浪和阿正救出了馬,然後四兄弟一起吃火鍋的劇情。
從電影劇情的角度看,這是整部電影的中段,也是一個劇情轉折點;但從實際拍攝的角度看,這已經是最後的幾場戲了。這段之後,就沒什麼大劇情,眼看著就要殺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