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策劃
作者:蘇更生
2010年,內地電影票房總額首次突破百億大關,中國電影自此邁入了高速發展時期。而2011年的中國電影無疑會是一個新銳導演集中爆發的年份。首次執導商業電影的尚敬憑借《武林外傳》獲得票房口碑雙豐收後,他將在自己的新片裏再次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笑匠”功力。隨後,先鋒武俠喜劇《刀見笑》即將在內地公映,導演烏爾善也會執導華誼力作《畫皮2》。還有,憑借《大兵小將》斬獲好評無數的丁晟將攜《硬漢2》“歸來。而憑借《瘋狂的石頭》一炮而紅的“大師”寧浩,其第三部作品《無人區》可能獲準年內公映……28年前,剛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張藝謀、陳凱歌等“新銳導演”開創了中國電影的新氣象。2011年眾多“新銳導演”也將用他們的作品宣告自己的魅力,他們和他們的作品,能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的明天嗎?
用心靈訴說電影
比起那些被人們稱為第幾代的導演來,現在中國這些更加年輕的新銳導演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不再抓一把黃沙、和一把泥土,用貧困和陋俗拚湊出一個個偽民俗,也不再急於用鏡頭反複無常變換著技巧,表白自己的手法有多麼新穎前衛,他們無一例外地把關注現實、關注人的命運放在首要位置,走出了形式大於內容的樊籬。
《電影往事》的導演小江說,有兩種拍電影的方式,一種是用技巧,一種是用心靈,作為一個新導演,首先應該用心靈訴說。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賈磊磊分析說,青年導演的這些新作雖然藝術風格迥然不同,敘事角度不盡一致,涉獵題材各不一樣,描寫人物也是千差萬別,但是在電影美學觀念上他們完成了從過去的通過戲劇化的方式反映現實,到現在通過紀錄的方式表現現實的轉變。許多影片在表層形態上都力圖呈現出一種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原在感受,普遍采用同期錄音保持現實空間的環境真實,通過大量的移動攝影建立觀眾與劇中人物相統一的視覺感受,淡化演員的戲劇化表演方式,最大限度地還原劇中人物自身的職業特點,給觀眾造成一種目擊現實的心理感受,進而改變了電影僅僅供人娛樂的性質。在彌漫著商業氣味的電影市場上,新銳導演們重新樹立起中國電影透視社會現實、展現曆史變化的美學旗幟。
而與此同時,新人出道大多有著急功近利的通病,所以就產生了因為得不到機會而走旁門左道的地下電影,所以才會出現為迎合西方市場而出品的西方意識的中國電影。而今,年輕的新銳們已經走出了這樣的怪圈。陸川說,地下電影改變不了中國電影的狀況。方剛亮認為,地下電影做不到讓更多的人了解真正的中國。在這些新銳導演們看來,成就名利雖然重要,但是那遠遠比不上他們要借助電影表達情感的渴望。
陸川說,什麼都不可能讓他用生命和健康去交換,唯有電影。他曾經為了拍攝《可可西裏》,他帶領攝製組走進了可可西裏無人區,在平均海拔5000多米以上、空氣稀薄、常年風沙、零下40多度的嚴寒中,在精神和肉體的雙重痛苦中度過了100多天。方剛亮把自己的處女作定位在了艱苦的大西北,他說,攝製組每天都是在風沙中激戰,每更換一次膠片,都要將攝影機拆卸下來,用人圍攏成牆,把機器裏麵的沙子倒出來,盡管如此,對電影的熱愛,讓他樂此不疲。作為女導演的小江更是不容易,她帶著對幼小的女兒的牽掛,奮戰在大西北,以特有的堅強完成了處女作《電影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