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中,茶幾上點燃著淡淡的硝熏,曹操與曹嵩相對而坐。
曹操率先而道:“父親,眼下已是大漢數百年來,從未有過的大亂,京城中董卓禍亂朝廷,屠戮忠良,擅自廢帝,褻瀆朝綱。
京城外,各路諸侯,刺史紛紛擁兵自立,稱霸於野,眼看董卓稱霸京都,掌控天子,哪一個不是又氣又怒又嫉妒。
而亂世,正是英雄輩出之時,所謂英雄造時勢,時勢亦造英雄,兒想舉義起兵成就一番大業。”
曹嵩年旬六十,腦袋禿頂,紅光滿麵,細眼長髯,華發闊口,與曹操有八分相像,此時他聽了一番曹操的話後,感慨連連。
“兒啊,隻恐一時難以為敵啊!”
“而在董卓屈身侍於董卓,據我觀察,董卓所倚仗的無非是一支西涼軍,而西涼軍雖然驍勇,賊首董卓卻無遠見與卓識,隻懂得奸淫擄掠,燒殺蠻橫,胸中卻無大誌……”
“嗬嗬……”曹嵩手捋海下長須,連笑兩聲,說道:“兒啊!我已經把曹氏家產變賣,得金兩萬五千,你可用它招募兵勇,打造戰甲旗幡。”
原來曹嵩早有準備,聽到此話的曹操不得不佩服自己父親的遠觀與魄力。
次日,曹操準備杜寫討董檄文,以奉天子為名,召集各路諸侯,討伐董卓。
忽然聽到腳步聲逐漸傳來,堂門大開,族弟曹洪衝衝而入堂內,麵目交措,似乎很急,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曹操定眼一看,發現曹洪手裏拿著不知何來的文書,莫名之中,曹操的眉頭跳了跳,情緒一陣煩悶。
曹操道:“子廉,何事如此慌張?”
曹洪麵型粗獷,絡腮的胡髯遮住了大半的麵龐,麵目凶狠讓人不敢親近。
隻見他來到曹操近前,大手一跺,把手裏的詔書交到曹操手中,“大哥,你看看。”
曹操拿起詔書,眼睛首先看到的是為首的四個大字“討董檄文。”
“討董檄文!”……
曹操還以為自己看錯了,目眥著大眼再次一看,沒錯,詔書上赫然寫著討董檄文,“這是怎麼回事?”
曹操忙看起來詔書上的內容:“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弑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
越看,曹操越吃驚,本來他還想著該怎麼擬討董檄文顯得宏偉氣魄,但一看到這份檄文中的內容,隱隱之間,曹操覺得這份檄文卻是自己所寫,雖然不是自己所寫,但詞裏行間確實是自己所想的真實寫照。
“這份討董檄文是從哪來的?是何人所寫?”手裏緊緊揣著討董檄文,曹操低沉著聲音,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微微的說道。
曹洪是曹操的族弟,也是與曹操最親信的人,他自然知道曹操最近所做的事情,也自然知道曹操準備發布一條討董檄文,聯絡各地諸侯。
雖然曹操的語氣看不出曹操到底是喜還是悲,但跟著曹操混了這麼多年的曹洪自然知道曹操是什麼性格,觀看曹操現在那冷靜異常的神態,似乎這討董檄文對他來說無關緊要,但曹洪知道曹操心中肯定有怒氣,就算沒有怒氣也自然是很不爽。
“大哥,這檄文乃是揚州牧劉繇的兒子劉尚所寫,現今這討董檄文已經被劉尚傳達到中原各地,各地州牧,刺史,太守都已經收到了一份。”
“劉尚!”曹操神情一變,頗有點吃驚的感覺。
“沒錯!是劉尚!”曹洪點了點頭,確認道。
“此子半年前才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如果不是他在江東做那些事,又敗退了袁術,我還真不知道劉繇還有這麼一個兒子。”曹操再次翻看起手裏的檄文,邊看邊說道,漸漸地,語氣之中不乏讚賞的味道。
邊上的曹洪也是認同的點點頭。
“這小子給我來了這麼一出,恐怕就沒有我什麼事了,看來現在天下的焦點都集中在了劉尚那,不過這什麼奉天子密詔,倒讓我起了興趣,看看這劉尚能玩出什麼花樣……”曹操很豪爽的一聲大笑,一股霸氣迸然而出。
曹操很有自信,就算這發起會盟之人不是自己,他也堅信自己會在盟軍中有一席之地,因為他有一件各路諸侯想有又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天子密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