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好的提議(1 / 2)

金尚,字元休,京兆人,獻帝初為兗州刺史,其人在當時頗有威望,也非常有才幹。

如今雖然在袁術帳下任為從事司馬,但憑著十幾年的政治經驗,誰也不敢小瞧他,就算是袁術的肱骨閻象,楊弘等人也要對他禮遇三分。

現在,金尚也站出來諫言,也說明這件事需要寬大,妥善處理。

眾臣本來就提心吊膽,就算站出來阻止袁術也是底氣不足,口氣明朗卻又是無力,不過金尚金從事一開口,他們立馬就鬆了口氣,眼神紛紛的向金尚望去,充滿熱切,有金尚為咱們撐著,我們還怕什麼呢!

閻象見狀,覺得還有爭取的餘地,立馬附議道:“主公,金從事言之有理,如今,我軍中將才凋零,軍中士氣潰泄,豈能再斬良將,斷我等臂膀,還請主公收回成名,讓惠衢戴罪立功。”

閻象說話後,便仔細的觀察著袁術的臉色,如果袁術依然要殺惠衢,說明袁術是鐵了心腸要拿此人立威,那自己可就不能再求情下去了,以免力諫不成,反倒把自己也拉下水。

在袁術的麾下,文武眾將都得小心翼翼,因為袁術的脾氣反複無常,極易大動幹戈,而且瑕疵必報,獨斷專行這些劣性,讓許多臣子們自然而然的懂了些明哲保身之道。

聽了金尚和閻象的話後,袁術雖然怒氣不減,但臉色的神情卻不像先前那般陰沉了。隻不過袁術一直未開口說話,反倒讓氣氛有些壓抑。

見袁術的臉色明顯有鬆動,但卻沒有表示,閻象知道惠衢不用死了,不過看來袁術還希望有個合理的解釋,要不然他也很難放下這個麵子。

想明白之後,閻象不由得歎了口氣,有些悲哀的想道:就為了你這個麵子,反倒費得我們這些臣子勞心勞累,戰戰兢兢。

閻象無奈的搖了搖頭,看見袁術依舊對持在惠衢的麵前,眼中的猶豫與殺氣不斷的交織著,忙是給身旁的楊弘使了一個眼神,仿佛是在說該你上場了。

一撇到閻象那深意的眼神,楊弘立馬就明白了,不由得微微點頭,表示同意。

兩隻老狐狸,隻需要一個動作,一個眼神就能從長期以來的合作中知道對方的想法。

“主公,臣有話說。”楊弘再一次站出來,對著袁術拱手說道:“主公可知北方的袁紹,曹操此時在幹嗎。”

袁術聽言,很是不屑的哼了一聲,想都沒想就說道:“袁術一方太守,曹操隻不過占據陳留彈丸之地,他們此時自然在厲兵秣馬,擴張著自己的實力。”

許多人都奇怪為什麼閻象問這種不著邊際的問題,不過並沒有人站出來質問,而是一臉求教的虛聽,貌似閻象的話中有很深的用意。

楊弘讚同道:“主公說的極是,袁紹,曹操等輩雖然是不世出的英雄,但因為能力有限,至今不過占據著一城一地,根本比不上主公已占據南陽,九江,合肥之地,地大物博,兵鋒糧足,外加主公賢明,雄才偉略,已經是天下數一數二的諸侯,天下人誰敢不敬,誰敢不從。”

楊弘一席話雖然帶著很大的馬屁成分,但在重點上卻沒有偏假,的確,按照眼下勢力的情況,確實沒有多少人是袁術的敵手。

袁術聽了之後,頓時傲氣十足,眼神帶著不可睥睨的野望,閻象的話正好說到了他的心坎上,讓他自得不已。

楊弘抿嘴笑了笑,他為人正直,善於行忠言良諫之事,但是偶爾的恭維之詞還是有必要的。

“不過主公,眼下的袁紹正在河北與幽州的公孫瓚謀和一處,正舉兵進犯冀州,冀州刺史韓馥本就是袁氏門吏,再加上為人怯懦,冀州十有八九會落入袁紹手中啊!”

楊弘一改口風,聲情並茂的說道:“還有那曹操,明裏虛張聲勢,暗裏韜光養晦,此時也正在招兵買馬,訓練士卒,並且地盤急速的在兗州擴張,很可能有吞聚兗州之心啊!主公本來殷豐民富,兵強馬壯,不想近百軍中將領折損在劉尚手,頃刻間使我軍將士懈怠,兵鋒銳減,若是此刻,主公還要斬惠衢校尉,看似是震懾軍心,實際上是冷了眾將士的心啊!如果真到那時刻,軍心不穩,將士嘩變,若有外強來犯,特別是江東的劉尚,肯定會攜兵鋒來襲,到時,我軍恐怕真的是不堪一擊啊!就算是袁紹,曹操也會任由欺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