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人人以為張英性命不保,無力挽回之時,意外就在這個時候發生了。
一聲箭鳴,從劉繇一方長貫而出,恍惚一道流光,淩厲十足,在眾人眼前一亮。
孫策本來平靜的眸子,已經變得森寒無比,因為那一支箭正是朝他射來,雖然是背對著,但不得不說一名武者,可以讓他們敏感的察覺到危險降臨。
彎腰半側,孫策的身子急轉,手臂握槍反轉搠出,此時的他已經沒有多餘的時間擊殺張英,因為偷襲者放出的箭,威勢洶湧,箭簇帶著一股難以撼動的勁氣,就連孫策也不得不小心翼翼。
槍鋒探出,槍尖直接對上了射來的箭頭,孫策身軀直接一振,伴隨胯下馬匹後退了一步。
“是誰,出來。”孫策穩住身子,逝去已久的戰意迅速飆升,霸氣凜然,那一雙透徹著森寒冷意的眸子如冰鋒一般,掃向劉繇一方地位較高的將領。
孫策可以肯定,施箭之人,肯定是一名精通箭術的高手,這種高手,本身武藝自然與他一身精湛的箭術持平。
那一箭的出現,可以說對自身力道、精準度、時間、心態的把握到了極致,這種人在孫策眼裏,已經放到了與自己同等的位置。
“孫策休狂,看我東萊太史慈來戰你。”
就在劉繇還左看右看到底是誰讓孫策吃癟的時候,身後已經有一騎飛奔出來,騎馬之上赫然是自報家門的太史慈。
孫策看著太史慈,眸子泛著冷光,但也有一絲欣賞,說道:“好箭術,不知你的武藝是不是向你的箭術這麼厲害。”
太史慈身材挺拔,眼神剛毅,年紀不大,頜下就已經蓄起一綹美髯,隻見他手持鐵槍,腰插雙戟,背負雕弓,箭壺懸於腿側,武裝倒是齊全。
太史慈早年協助北海孔融抵禦黃巾,身上的殺氣自然不弱於孫策,單憑兩人氣勢上的較量,難以壓住對方,所以不約而同的,兩人立馬開始交手。
所謂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此刻真正在兩人身上體現出來,兩人不論是武藝、膽量、經驗方麵都不屬於對方,招式之間眼花繚亂,縱橫彼此,槍與槍之間的碰撞,不斷地迸射出星星之火。
看著戰場上盡情酣鬥的二人,所有人都目不轉睛的看著,兩大巔峰高手的對決,可是決定雙方士氣的關鍵,對接下來的大戰,可是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劉繇神色複雜的看著太史慈,他此時就算再不懂也看出來了,要說自己身邊的武將,就算加到一起也不是太史慈的對手,可笑自己起初還輕視太史慈,認為他年紀輕,不能擔負重任,然他受到冷落。
此時,張英麵色愧疚的回到本陣,劉繇向他問道:“張將軍,你覺得太史慈武藝怎樣,能否鬥得過孫策?”
張英望著戰場上雄姿英發,氣勢蓬勃的兩人,感慨道:“兩人都是世間悍勇,要說真分個勝負,隻怕在五五之間。”
聽了張英的話,劉繇的神格更加的複雜,甚至還有許多的懊悔,自己麾下竟然有這麼一員虎將,要是早早提拔此人對付孫策,江東何至於淪落到此。
張英跟了劉繇多年,對於他的心思也能猜透一二,看著劉繇那種悔不該當初的眼神,張英忙時寬慰道:“主公,要說孫策,太史慈雖然武藝高超,但在末將的眼裏,至少還有三人,本領還在兩人之上。”
“是什麼人?”劉繇以及身邊將領都好奇的看向張英。
張英回想道:“當年虎牢關獨鬥十八路諸侯的呂布,此人武藝過人,天下無雙,當時有許多將領都敗在他的手中。”
“呂布之名,早有耳聞。”笮融點頭道:“當時我曾任下邳相的時候,就聽人說過,要說誰是天下第一勇將,呂奉先當之無愧。”
劉繇問道:“那還有二人呢?”
張英這是挺著胸膛,自豪道:“另外二人主公難道不知?自然是三公子以及三公子麾下的黃忠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