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寧賒聯盟軍,不賣黃巾賊!
我想各位看官一定很奇怪諸葛亮到哪去了?其時,諸葛亮當時得到了曹操的屍體之後,終於湊齊了劉備,孫權,曹操三賢的屍體,正因為這樣,他在那個山洞裏一呆就是三個月,至於這三個月他在幹些什麼,幹過什麼,這就無從知曉了!
在這三個月的期間,由長沙袁術,零陵韓馥,武陵孔伷,江州劉岱,南皮王匡,汝南張邈,桂陽袁遺,宛城鮑信,北海孔融,晉陽張超,徐州陶謙,西涼馬騰,建寧張楊,建業孫劍,平原袁紹,許昌曹衝,新野劉天,洛陽呂布這總計十八路大軍直逼黃巾軍的各個城市,與同上一次不一樣的是,這一次十八路諸候都下了本錢,而且比上一次同盟軍對黃巾軍的對戰要認真的多,畢竟黃巾軍的成長過於快速,這讓十八路諸候都覺得威脅到了自身,他們都感覺到,要是不除掉黃巾賊,一來無法向天下百姓交待,二來,或許自己下一步就會成為黃巾賊的目標,所以,還是先下手為強!
剛好這個時候,劉天發起了這場全國大戰,各大諸候紛紛響應,戰爭在前三個月就是在打消耗戰,各大諸候已經黃巾軍基本上已經將各自的軍事消耗,輔助消耗等物品用的差不多了,這時候,有兩種人就開始發財了,一種就是像李兵這樣的軍火商,第二種就是向臥龍村這樣的糧草商!
臥龍村是最早成名的第一批村莊之一,不過。在不久之前風頭漸漸被李兵地桃園村給蓋了過去,原天下第一富貴之村由臥龍村漸漸的易主到了李兵的桃園村之上,而這次的全國大戰,更進一步的促進了桃園村的快速發展,其利潤遠遠大於臥龍村的利潤,戰事消耗才過了采購期一個月,桃園村已經進帳無數。尤其是李兵叫停所有生產戰車地車間,讓大批工人都生產的諸名弓箭等軍事消費品幾乎是一夜之間被搶空。然後接到諸多訂單,站在一個村莊地立場上,出於對整個局勢的全部考慮,想著以大局為重的黃月英在有一件事情之上為了難,於是乎,她給遠在洛陽的李兵寫了一封信!
“主公,昨日聯盟軍代表與黃巾軍代表都到了桃園村與我們一一會麵。聯盟軍代表願與我們簽訂長期軍火供應協係,但是他們有一個條件,就是我們絕對不能賣軍火給黃巾軍,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這是對的,但這似乎違備了主公您的意願,黃巾軍地少主張寧與我們頗有人緣,想來想去。且決定休書一封於主公,此事一切交由主公定奪!”
李兵接到這封信的時候,他知道自己遲早都要考慮這個問題,張寧與黃巾軍之間的關係已經很明顯了,如果張角死掉,能夠繼承黃巾軍的人應該就是張寧。依李兵與張寧的關係,擺在他麵前的有一條便宜之路,就是當黃巾軍的駙馬爺,坐擁黃巾軍二十萬大軍,然而,這真的是便宜之路嗎?
其實不然,他之所以一直不與黃巾軍有任何關係地原因根本上就是因為,這不僅不是一條便宜之路,而且當他一日成為黃巾軍,一輩子都將與黃巾軍脫不了幹係。以致於失去了天下大義。沒有了天下百姓的支持,即使擁有百萬雄師。也必將敗北,這是曆史教訓留下了不變真理,想當年劉邦與項羽等等等等……
而且,對於這個天下的大形勢來看,黃巾軍永遠隻是過渡的諸候,他們不可能成為天下霸主,不管他們現在多麼壯大,多麼活躍,他們始終都是天下諸候的敵人,天下諸候為了爭著分這塊叫做民心的蛋糕,都肯定會不盡其煩地想盡各種方式,爭取表現,最終,會將儼變成誰殺的黃巾賊們,誰就會分到更大的一塊叫做民心的蛋糕……
黃巾軍根本上就是一塊待宰的肥肉,即使它再肥,也完全隻是鏡中花水中月,不要也罷,想通了這個關節之後的李兵,這時,堅定了一個決心,那就是他想要在這個亂世三國之中有所建樹,就絕對不能與黃巾軍有過密的聯係,如果他與張寧的關係公開,而他又神事無知屁顛屁顛的跑到黃巾軍那兒去當山大王,其後果是可想而知的,他地聲名與聲望將會一落千丈!
拿其他例子來說,三國亂世每一個諸候都像一個品牌,如何保持住自己這個品牌地口碑,往往大於短時間的一段效益,如果隻求一時之快,而忽略了長久之計,沒有把自己這個品牌建立在民心之上,後果隻能以失敗告北,沒地說了,一句話,順應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