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九章 民為師(1 / 2)

樊貴嬪第二次推拒,已是秋最後幾日,此時北方候鳥6續遷了來,成群結隊的白鶴集聚上湖啄食水草魚蝦。 Ww W COM

在這之前,元靈均和渠奕多次微服,躬行踐履。他們去到鄉間僻裏,吃過百家糟糠飯,聽過人們對貴嬪褒貶不一的評價,也耳聞百姓對她的憐憫和悲憤。人無完人,有人愛便有人恨,一如樊薑,一麵逐敵千裏回頭來又大開殺戒,憐民疾苦又加重賦稅,晉民對她有多少崇敬之情就有多少憎恨。元靈均對此看得開,不認為人們在存心誹謗。

一次,他們在返回行宮的山路,偶然遇見一位砍樵還家的隱士,隱士道:“品行端正,即使不布命令,百姓也會去實行,若自身不端正,即使布命令,百姓也不會服從。”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她將此言奉為綸音佛旨,銘記在內。

這日,元靈均和渠奕剛從山裏私訪出來,在路邊厚厚的樹蔭下歇腳。山裏吹風清涼,太陽高懸的情況下也不覺得燥熱難耐。

“好渴啊!唔,好在臨走時大娘塞了我幾顆菱角,雖然是秋末了,也還是能生吃的吧。”她打開一隻荷葉包,裏麵露出幾隻摘下沒多久還掛著水珠的菱角,清淩淩的,看著都很解渴。

夫妻二人是喬裝一番上山來的,此時坐在路邊像是一對趕路的平常夫妻,但粗布衣裳實難掩其風華貴氣,倒讓過路的人頻頻相顧。

渠奕給她揩了汗,將散亂額前的捋開,“走了好長的路,是不是累了?”

元靈均伸出手指撥弄那些菱角,滾來滾去,玩得開心,“也還好啦,就是覺得北宮山最近冷了不少,看看火旼風濕疼痛越來越嚴重就知道。公子,我們是該回去了。”

她望了眼遠處起伏的山巒,低挑出兩顆,一顆握在手裏,用牙齒咬了一下。

“明玉走了不少地方,見了不少人,學了不少人事,比從前成長了許多。”渠奕扇著荷葉風,臉上有曬後留下的紅暈,但和元靈均比起來,實在好太多。元靈均都嫉妒得眼紅了。

“嗯,正是因為如此,我才明白了和母親之間的相處之道。她把敏行留在昭台宮是讓我萬事有所顧忌,但她不敢真的怎樣。”她篤定地道。

渠奕看她剝菱角的手指,圓潤纖條如蔥根。

隻見她雙手搓開了外皮,用力一捏,菱肉落在荷葉上,白和綠分明。元靈均撿起喂進嘴裏,脆脆地嚼起來,手底下也不閑著,熟練地剝開另一顆,塞到渠奕嘴裏,“公子也吃點吧,山路難走,沒有力氣可不行,雖然你是行武之人,但背了我一段路也很消耗體力。”

菱肉在口中留下清香,滋味陌生又帶著溫暖的回憶。渠奕微微地笑,“我吃過不少菱角,卻從沒動手剝過,每次呈上來的都是庖廚裏做好的。鮮菱角,僅有的一次嚐試還是阿娘剝的,不過那是年少的事,如今早記不得滋味。”

元靈均停止了咀動,“在上林苑,鮮果之類很難見到的,舅父不能常捎來用物吃食,我嘴饞的緊,自己偷偷地爬到樹上摘果子,經常摔得鼻青臉腫,為此捱了母親不少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