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子早已在家裏翹首以盼,聽到由遠而近的柴油機聲,心下一喜,暗讚山子聽話,樂顛顛的打開大門,迎接出來。
小哥仨拿出山子娘煮好的地瓜,熱熱乎乎地吃個精光。隨後把兩公一母三隻捆紮好的麅子丟進了後車鬥,用麻袋片蓋上。
一切停當,仨人都上了車,三驢蹦子又噔噔噔噔的一路響著,開出了北嶺村。
“強子哥,咋樣?沒有我支招,你可沒機會開有福大哥的愛車。”耗子坐在副駕駛,一副邀功得意的架勢。
“操,把你美冒泡了,早猜是你的主意。”胡強不以為然,心裏卻是很高興,一年沒開這玩意了,想得慌!
這新車和自己家以前的老破車,還真是不一樣,有暖風,有收音機,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車子晃晃當當的終於開出老土路,駛上寬敞的柏油路。
由於平時車多,路麵上沒多少積雪,胡強迫不及待的開始給油換擋加速。
這一上路,三驢子開始撒花了!
這新車就是有勁兒,跑起來瘋快,連動靜都變了!一路上噠噠噠噠像機關槍似的,甩出一溜黑煙……
林陽市,這座地處東北邊境,人口不到三百萬的縣級市。
雖然不算太大,卻是很重要的邊貿城市,同時擁有兩項個全國之最而聞名。
這裏擁有全國最大的參茸山貨市場。
這裏還擁有全國最大的寵物市場。
林陽非官方組織的地下鬥狗場,聞名全國。這裏是賭徒的樂園,也是他們的惡夢,更是鬥犬的地獄。
當華夏各地到處都有拎著棒子的打狗隊,四處打狗的時候,林陽已悄然成為了全國著名的猛犬交易城市。
諷刺的是,林陽的狗肉聞名遐邇,這裏人吃狗成風,尤其到了冬季,狗肉館的生意愈加火爆。
多重因素下,在林陽搞外貿的人多,收山貨的人多,養狗的人多,吃狗的人更多,偷狗的人也多!
天水街,在林陽算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裏是政府專為周邊菜農山民提供的早市。從淩晨3點到早上七點半,是最繁華的時段。
胡強他們到這裏的時候,已經將近五點。雖然天色依然漆黑,但是他們來晚了。
耗子從街東溜達到街西,都找不到位置,哥仨隻好把車停在路口賣麅子,但這裏已經超出的早市範圍。
早市上賣的東西五花八門,賣菜的,賣肉的,賣雞的,賣魚的,賣早點的,賣山貨的,賣貓的,賣狗的,林林總總應有盡有。胡強他們在這賣麅子,倒真是蠍子粑粑---獨一份!
大山子把一隻麅子抱出來,不大會兒就圍上了一堆人,瞅著麅子議論紛紛,都圍著看新鮮兒。
胡強靠在車前麵,站那抽著卷煙,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好似賣麅子的事兒與自己毫不相幹。
“麅子,大麅子,一身瘦肉的家養麅子!隻賣三隻,先買先得啊!”耗子甩掉棉帽,吐了口唾沫在手上,往腦袋上抹了抹,保持水亮的牛舔頭型,有模有樣的吆喝著。
大山子抱著一百來斤的大麅子,目不斜視像個雕像似的在那直挺挺的站著。
“咋賣的?”
“五千一隻。”有人問價,耗子巴巴的應承著。
“論斤賣不?”
“你殺啊?活買活賣,要買趁早就三隻。”耗子對這問題有點不耐煩。
“這麅子像野的。”
“這是公的吧?咋沒有角?”
“臘月麅子角自己掉,來年還能長。”
“五千一隻,貴了點吧?”
“不貴。”
“那你買啊!”
“操,活蹦亂跳的我往哪擱它?再說日子緊巴巴的,五千塊錢夠我過倆春節了!”
一時間說啥的都有,耗子都懶得回,隻站在那不時吆喝兩聲。
時間一點點過去,天已大亮,將近七點眼看快要下市。耗子吆喝的嗓子都有點啞了,也沒賣出去一隻。
大山子依然標杆似的抱著大麅子,目無表情的矗在那,一點都沒有累的樣子。
再瞅胡強,早就躺駕駛樓裏眯著了,他還在回味昨兒晚的女人滋味。
周圍的人群一直沒斷過,走一個,來一個,但都隻看不買。
正在這個時候,人堆外圍響起了罵罵咧咧的吵雜聲。
“圍了這麼多人看什麼玩意呢?唉,讓開讓開,操!讓你他麼靠邊聽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