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徐縣尉迎接(下)(1 / 2)

新任的縣令到任,巡街上任乃是一直的習俗,也是告知百姓,縣令上了任,便是一縣有了父母官,以後諸事便有人料理了。

永祥縣地處江東,是個算不上魚米之鄉也並不貧困,隻要不是災年老天不給飯吃,日子都過的下去。三年一任的,這縣令上任縣裏的百姓見得也多,倒不如何稀奇。一路的轎夫抬著轎子,傘夫打著傘,差役著鑼鼓,拿著儀仗一邊走一邊喊著:“今日新任縣令上任嘍!”倒也有不少的百姓圍觀,指指點點的。他們的話聲小,宋澤直聽不清楚。為了維持威儀,他也不好掀了門簾去看,隻從窗縫裏打量沿街的景象。

隊伍的後麵跟著一輛馬車,餘伯正在審問前來報信的青鬆。他道:“你是怎麼報的信?何人接的少爺信件,又是如何說的。你一一道來!”

青鬆綠竹乃是宋澤直的書童,從他進學一直跟到考中了狀元,如今也是二十郎當的人了。而餘伯餘嬸呢?乃是三奶奶的心腹陪嫁,從小看著少爺長大,臨行也是接了三奶奶的囑咐。按說這兩邊心都是一樣為著少爺好的,可到底還是有些摩擦。餘伯餘嬸說到底主子還是三奶奶,又有些老資曆,很有些代三奶奶管教的意思。而青鬆綠竹呢,卻是隻認少爺一個。任誰被個老人家倚老賣老的管教,和個審犯人一般的審訊著心裏也不痛快呀!

青鬆鼻子裏有些出氣,被綠竹一拉,到底忍住了,道:“一早我快馬加鞭把信送到衙門口,對仆役言明了咱們少爺要上任。仆役便把我帶到了內堂的XX,交給了縣尉。縣尉看了信,認了印信確是赴任縣令的名諱,便召集了書記和仆役四班的人馬,準備了少爺的儀仗妥當了便帶著來長亭迎接,並不曾推諉。在長亭等了個把時辰,少爺便到了。”

餘伯看著他道:“你講的這般的概括作甚?我是找你問是何行程?”他還要再說,餘嬸拉住了他:“你這老頭子。青鬆說的清楚,縣衙裏不曾怠慢便是了!”又問青鬆:“按說後衙有幾個幫閑的人才是,可安排了?咱們這初來乍到的,什麼都不熟悉呢!”

這話問的人心裏才舒坦!青鬆道:“安排了。縣尉大人還特意問了少爺有何喜好,帶了多少家人,可有家眷。聽我說就咱們幾個,便多安排了些人,還說可以先選一選呢!餘嬸子您在府裏時候就會調理人,這一回也得好好看看呢!”

餘嬸滿意的點頭。到了縣衙,抬著宋澤直的轎子去了前衙,從牌坊下光明正大的進入縣衙裏。他們呢有熟悉的衙役指路,另外有門到後衙。

臨進後衙,那衙役還問呢:“可要下了門欄子,把馬車趕進前院裏?”

餘嬸忙搖了頭道:“不用!咱們幾個下人,又不是小姐要進了院子下車!”

後衙的大門處便是一片繁華地,道路另一側就是一排的商家,餘嬸打量沒幾眼便進了院子。院子裏等著幾個年紀不等的青年男女,小的十一二歲,大的二十多。

來的路上早謀劃好了:後衙偌大一片院子,沒有幾個下人怎麼打理?雖說少爺是縣令出外有衙門裏的衙役照應,但也不能沒有幾個家下人,隻有青鬆綠竹怎麼夠,男仆必是要留下四五個。內院裏雖然沒有女眷不需避諱,但有些事必得是侍女才做得好,也不能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