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又有發明(一更)(1 / 2)

錦雲公主急急的吃完飯,便出來找李向。李向隻好和魏征他們說一聲,便又跟著錦雲去了後院。

其實有很多可以做的東西給錦雲玩,隻是他現在沒有心思去弄這些,既然今天錦雲是纏上自己了,索性他也給自己放一天假,好好的把能做出來的那些東西弄出個基本的樣子。

李向把錦雲領到了自己的屋裏,當然後麵還有小蓮。李向先用筆在紙上不停的寫畫著,錦雲墊著腳尖兒,探著小腦袋,眼巴巴的看著李向手裏的紙。小蓮也是好奇,站在旁邊歪著頭瞄著李向。

一炷香時間,李向才停筆。拿起紙來吹了吹,然後又仔細看了看,再次提起筆在上麵改了一些,又加了一些東西,這次算正式結束。然後和錦雲說:“走吧,公主,到書作坊找人把這幾樣東西做出來吧。”錦雲一聽馬上就能做了,小臉兒笑的像朵花,連連點頭。

三人出門去書作坊,正好長孫無忌要回去,魏征也要去書作坊教拚音,於是六人一起來到了書作坊。

書作坊的學生這兩天忙壞了,李向走時安頓魏征印一些其他的書,沒想到魏征居然把印書的學生們分成了好多組,四書五經全部開始印製了,李向一走進來就看到許多人都是在跑動中幹活兒。李向對魏征說:“還是讓大家慢慢印吧,你這樣速度是有了,可能質量就跟不上去了。”

魏征問:“何為質量?”

李向一陣白眼兒,說道:“質量就是一本書的好壞,包括是不是有錯漏字,是不是有缺頁,是不是有印壞的沒有發現,這些問題要是出現了,會讓咱們賣書的時候,名聲受到損壞的。”

李向這麼一說魏征便明白了,於是便叫來負責這裏的一個學生告訴他,讓大家不要急,慢慢來就好,不要弄出錯的來。

李向領著幾人又在院子裏饒了幾圈兒,各個環節都看了看,發現魏征安排的井井有條的,便也放心了,又問魏征,這些人每天的吃飯問題怎麼解決的。魏征說他請了兩個廚娘就在這裏給大家做,李向滿意的點點頭,便到院子後麵去找那幾個府上的木匠了。

木匠看到李向過來了,都放下了手中的工具過來給李向請安,李向讓他們都聚在一起說道:“書作坊已經開始運行了,你們也都沒有什麼活計了。”說著看看前麵那個木匠的頭兒道:“你們原來在外邊幹活兒,一個月有多少銀子拿啊?”

那人不知道什麼意思,茫然的看看李向說:“少爺啊,我們都是鄉下人,也不知道銀子是多是少,反正能吃飽飯就好了。”

李向很喜歡這些樸實的人,笑著說道:“你們別怕,我不是要趕你們走,相反我是要給你們一個長期的工作,以後就不用到外麵去接私活兒了。我可以按月給你們發銀子,做的好了還有額外的獎賞,到時候你們不想幹了,也可以在城邊上買上幾畝地,過過好日子了。”李向說著走到人群中,拍了拍年齡最小的那個木工。

大家一聽李向說的,嘩啦啦都跪在地上給李向磕頭,嘴裏還說著許多祝福的話,弄的李向不知所措,一個勁兒的讓他們起來,心裏想這是些多麼樸實的人啊。人們起來了李向接著說:“我也不知道你們當中誰的木工手藝最好,你們自己推選一個代表出來,我和他說說。”

人們選來選去還是把剛才那個站在前麵的木匠選了出來。這人有些激動,哆哆嗦嗦的走到李向跟前,吭哧半天才說自己叫王大柱,做了有二十年的木工活兒了。李向很滿意這個人,一看就是個老實人,而且幹木匠這麼長時間了手藝一定也不錯,便說道:“我這裏有幾張圖紙,你看看你能看懂多少?”說著從懷中取出在書房畫的那幾張紙遞給王大柱。

王大柱接過來一張一張仔細的看著,不一會兒說除了有兩張看不明白外,其他的基本上都直接就能做。隻是上麵有些符號不知道什麼意思。

李向一看那兩張看不明白的便笑了,不是王大柱看不明白,估計這些人都看不明白,這兩張紙上李向畫的是木製的獨輪手推車和木製的風箱,李向有一次在後廚裏看到仆役們往廚房裏搬糧食,都是一人兩袋子的扛著進去的,從後門到廚房有很遠的一段距離,而且每次要搬的糧食非常多,李向就想把獨輪車弄出來,那樣就方便的多了,另外在廚房裏看到每次做飯都需要有一個人不斷的在那裏吹火,要不然火會逐漸就熄滅了,所以一起連風箱也弄了出來。

李向把兩張紙先拿在手中,又問王大柱其他的還有什麼不明白的,王大柱就指著那些紙上的符號問李向。李向一看就愣住了,這個怪自己,居然在圖紙上用阿拉伯數字標注了尺寸大小。於是便說道:“這個不急,一會兒就會有人教你們認識這些的,很簡單的,你們隻要知道這些東西怎麼做就好。”李向說著回頭對長孫無忌道:“輔機,不知你可有時間來學習一下我寫的這些數字。”

長孫無忌自進了院子就在那裏仔細的看著印書的每個環節,越看越對李向佩服,直到李向叫他,他才反應過來,走到近前看李向手中的紙張。上麵的各種圖案,有的似曾相識,但又不完全一樣,有的就是根本沒見過,是什麼東西都不知道。再看上麵的符號,和拚音又是完全不同,他知道這又是李向發明的東西,好在這裏隻有那麼幾個符號,一時也就能記住了,便說道:“李侍中請說吧,我可以的。”李向笑笑說道:“輔機呀,你能不能不要這樣叫我了,還是叫我少爺啊,公子啊就好,你這樣叫顯得咱們好像是多麼陌生一樣。”李向也不習慣自己跟前的人一直這樣叫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