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李向的話,元敏傻傻的站在那裏,一時好像失去了魂兒一樣。自己半輩子都在研究四書五經,到頭來被一個黃毛小子給耍了,而且用的還是自己最擅長的,怎麼不叫他失魂落魄。
裴虔通更是鬱悶,自己都把話說到關係江山社稷安危的程度了,還是被李向輕而易舉的化解掉了,而且還讓自己下不來台,他不甘心。於是又大聲說道:“陛下,李侍中是在歪曲孔聖人的意思,請陛下治李向不敬聖人之罪。”說完又是用頭磕地。
李向本來以為自己說出這些話來,大家都會認可他,起碼也不會再反對他了。沒想到這個裴虔通是跟自己杠上了,甚至要治自己的罪。李向理解不了,他又沒有和裴虔通打過交道,也沒有什麼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怎麼就要對他殺之而後快呢。
本來看到裴虔通五十多歲了,磕頭都要出血了,李向心中還有些不忍,現在看來,在朝堂上,一旦杠上了就是不死不休啊。索性李向也不再同情他了。李向的人生格言就是“你敬我一尺,我還你一丈;你要是敢讓我不痛快,我就光著膀子上。”於是李向也對楊廣說道:“陛下,剛才微臣在說之前,裴監門便說涉及到了江山社稷的安危,現在微臣已經解釋清楚了,裴監門還要治微臣的罪,微臣委屈啊。”
李向很會運用自己的優勢,他現在是個十歲的孩子,不管說出什麼話,都會有人同情他的,畢竟孩子總有不懂事的時候,所以李向開始打感情牌。
楊廣也覺得裴虔通有些過分了便說道:“裴監門,你還要說什麼,李愛卿已經解釋清楚了,你待要怎樣?”
裴虔通一聽楊廣的話頭兒不對,立馬說道:“陛下,李侍中在妖言惑眾啊,要是這種說法傳出去,那麼百姓便可肆無忌憚的要求官府做這做那,到時候國家將是什麼樣子了啊!陛下!”
李向一聽便說道:“按照裴監門的意思,官府應該是怎樣作為呢?”
“官府應該受朝廷的安排,去管理百姓,而不是讓百姓來要挾官府。”裴虔通道。
“如果按照裴監門的意思,那官府把百姓們都抓起來關到大牢裏不就可以相安無事了,既管住了百姓,又不會受到百姓的要挾了。”李向反駁道。
“你,你這是強詞奪理。”裴虔通沒想到李向口齒這麼厲害。
李向對楊廣說道:“陛下,微臣不知道像裴監門這樣想法的人還有多少,但微臣可以說一句有裴監門這樣想法的人都該殺,這便是百姓造反的原因。”
眾人一聽嚇了一跳,這個李向夠狠的,裴虔通要治李向的罪,李向就要殺裴虔通,而且還有個不得不殺的理由——逼反。別看李向年紀小,以後還是少惹為妙。大家都這樣想,楊廣卻愣住了,他從來都沒見過李向有這樣的堅決,而且是當著這麼多大臣的麵前說出這樣的話。突然一下,楊廣好像不認識李向一樣,直直的看著他。
李向才不管這些呢,既然已經撕破臉了,還怕什麼。於是又對裴虔通說道:“裴監門,你知不知道百姓造反很大的原因就是官府不是給百姓做主的地方,倒成了從百姓那裏予取予奪的土匪窩。官府的職責是管理百姓,但這個管理不是去壓榨和奴役,而是想辦法讓百姓過的更好,創造更多的東西,這樣朝廷才能有更多的收入正常維持。
百姓要求官府的都是什麼事情,是要求新修水利,可以灌溉良田,是要求開辟道路,可以把當地貨物運出去換成錢糧,是要求減免賦稅,可以過上正常的好日子。官府又做了些什麼,毫無征兆的強加各種稅收,一言不合便全家淪為階下囚,官員們中中飽私囊,花的卻都是民脂民膏,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有像裴監門一樣認識的官員比比皆是,這就是百姓們造反的原因。”說完李向看看楊廣又道:“陛下,微臣有一對聯獻給陛下。”
楊廣聽的很入神,他知道這也許真的是百姓造反的原因,他沒想到李向能看的這樣的清楚,甚至比朝中這些大臣們都厲害。聽李向說有對聯獻給自己,楊廣點點頭,看著李向。
李向走到大廳中央,看著所有的官員們緩緩說道:“上聯是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聯是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又看看楊廣道:“希望可以和列位臣工共勉。”說完靜靜的站在了一旁。
楊廣忽然站了起來,眼睛看著下麵所有的官員們,長時間沒有說話。眾人一看楊廣的樣子,也都低下了頭不敢言語。一炷香之後,楊廣說道:“傳朕旨意,監門值閣裴虔通,妄自揣測聖人言語,貶為高涼縣主簿,即刻到任。內史舍人元敏不解經意,不易留任,還是致仕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