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仙人指路(一更)(1 / 2)

在龍門待了一晚,第二天午後,武先生說他們可以出發了,於是李向領著自己的手下,還有杜葵的一些人出城往西朝著仙人橋而去。

在去仙人橋的路上,李向一直在思考如何麵對接下來的事情。很明顯武先生給他挖了個坑,要不就是丟下李義他們走,要不就是為了救李義他們去和官軍對抗。

張方洛也很鬱悶,從進了龍門,兩人就開始經曆各種驚險,時不時的要緊張一下。從小到大,張方洛都沒有這麼緊張過,戰場上不是生就是死,哪有時間緊張,陪著李向卻是生不如死的感覺。所以他現在在和李向商量接下來直接像救陳瑩瑩一樣,幹脆殺進去救李義得了。

李向當然不會這麼幹的,他很清楚毋端兒和那個武先生可能就是綁架李義的幕後主使,但是他到現在都沒有弄清楚他們要幹什麼。

從龍門到仙人橋隻有短短的十裏路,但這十裏路是李向走過的最長的路。他不知道接下來將要怎麼麵對出現在這裏的官軍,也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會不會因為自己的行動而喪命。

現在的李向很無助,沒有計劃,沒有想法,隻是默默的走著。

蔣忠帶著一團人馬早早就到了仙人橋,看了看這裏的地形,心裏就開始罵段大將軍。

段達的命令是堵住毋端兒人馬,不讓他們從這裏過去。也不知段達到底有沒有派人來看過地形,仙人橋不隻是一座橋,這裏有五座仙人橋,洛水從橋下流過。

這還不是最重要的,畢竟蔣忠帶的是一個團的人馬,有一千號人,五座橋堵也堵滿了。

重要的是,洛水在流經這裏的時候,在前邊的龍溝寨附近附近開始分支,等流到這裏時已經是分出來的第五支了,這也就意味著洛水的水位和水量在仙人橋這邊已經很小很小了。

所以仙人橋可以說是河上橋,也勉強可以說成是陸上橋。想要過河,完全可以淌水過去,而且還是很容易的那種。

如果這樣蔣忠這一千號人還能堵住毋端兒幾萬大軍的話,那鷹騎衛也不會慘敗了。看著涓涓細流的蔣忠現在隻能祈禱毋端兒逃跑不要從這裏走。

蔣忠手下有一個叫劉二虎的小兵就是這附近的人,他看到這裏根本不能埋伏,而且本身官軍就少,再加上沒有地形的優勢,要是真正開打了,那必輸無疑,所以他仗著膽子大,便來找蔣忠。

蔣忠聽說手下一個大頭兵找自己,有些不解,但還是把劉二虎招進了帳篷。一問才知道劉二虎就是本地人,而且對周圍都很熟悉,他是來獻計的。

蔣忠便很認真的聽他說。劉二虎說道:“將軍,小的知道這附近有個好埋伏的地方,隻要到了那裏,咱們就可以把逃出來的賊人都堵住,而且咱們自己也不會損失太多。”

蔣忠一聽眼睛一亮問道:“在哪裏?什麼地形?”

劉二虎說:“就在仙人橋再往西五裏有個叫羅家壩子的地方。那裏是一個天然的山穀,隻有一條路可以出去,而且兩座山離得很近,半山上還連著一起,形成了一個跨山橋,那座橋才應該是咱們埋伏的地方。”

蔣忠在地圖上找了半天,好不容易找到了這個沒有名字的羅家壩子。確實離仙人橋也不遠,隻是看不出地形,於是蔣忠親自和劉二虎去看了一次。

原來羅家壩子是在山穀的西麵,那條山穀非常狹長,兩邊的峭壁很陡,就是天然的一線天。更加神奇的是在山穀中央部位有一段兩山連接的部分,這部分在峭壁的中間,就好像臨空搭了一座天橋一樣掛在山穀上方,確實是非常好的防守之地。

更加關鍵的是這裏是賊人們從西門跑出龍門地界的唯一出口,隻要派一小隊兵堵在這裏,再多的人馬也不會過去。

蔣忠看的非常滿意,對劉二虎也是大加讚賞,許諾事成之後,讓他當自己的親兵。

回到帳篷裏蔣忠就開始下命令,兵士們把剛剛紮好的營帳又收拾起來,大部隊便開始向著羅家壩子進軍。

本來這樣的行動應該先要報告段達的,可惜段大將軍的人品太好了,沒人願意去向他報告,所以被蒙在鼓中的段大將軍還在期待著仙人橋的戰鬥。

李向一隊人拖拖拉拉的向著仙人橋走著,跟著他們的還有杜葵手下的人馬。武先生不會讓李向幾人單獨行動的,有杜葵的人馬也好看著李向。不過還好,隊伍的指揮權交給了李向,所以李向第一次成為將近千人隊伍的領導。

眼看仙人橋就在眼前了,李向還在想著辦法怎麼能拖一拖。忽然前麵劉洋跑過來對李向悄悄的說道:“大人,仙人橋那邊有官軍在往後撤。”

李向本來在想用什麼辦法可以讓官軍撤離,這樣就不傷和氣的完成了任務,沒想到瞌睡就有枕頭。李向不相信自己聽到的,又問了一遍,得到了準確的答案。李向覺得這是自己這輩子最幸運的事情了,當然他如果知道自己以後碰到的事情,就不這樣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