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太守府門外,二公子和劉先生饒有興趣的看著這座隋文帝時期才翻修過的都城。
“先生可曾見過這位李公子?”二公子問道。
“隻是耳聞,尚未謀麵。”劉先生答道。
“今日咱們就見見這位李明月,哈哈!”二公子對李向很有興趣。
這時府內的一名親兵出來請兩人進去。
兩人來到大廳,李向的目光便落到了二公子身上,因為他太出眾了。
二公子身上穿的隻是普通富貴人家的錦布衣,一襲白衫,腰間皮帶,掛著香囊和銀飾,再無其他裝飾。下身是簡單的褐色胡裙(注1),腳上穿著布履。頭上隻是簡單的包著襆頭,看不出什麼身份。
但是再看他的麵貌,李向認為這是他來這一世見過的最漂亮的男子了,沒有之一。鼻似懸膽,目若朗星,倒八字眉像刻在眼睛上邊一樣,臉上沒有一點兒的雜記,潔白光滑。
最關鍵是他的氣質,一進大廳,李向就能感覺到一種如沐春風的舒泰,隱隱的又透著一股威嚴。
旁邊的劉先生倒是那種一看便知道是謀士之類的人,丹鳳眼臥蠶眉,三縷長髯在指間握著,身上穿的也是普通的書生服。
二公子兩人進來也是第一眼就被李向吸引住了,倒不是李向有多優秀,而是他太特別了。自從進了洛陽就沒有換過衣服,李向現在還穿的是當小賊時的汗衫。
二公子當先一步,對著李向一揖道:“早聽說都尉使是一個年紀不大的神童,今日一見,實在是出乎意料啊,在下李二,唐突之處,請李都尉莫怪。”
李向也是站起身道:“李二公子年紀也不算大,看起來也應該是位高人,就不要取笑在下了。”
宇文成都一直坐在旁邊,他打量著李二公子,總覺得看著麵熟,但實在想不出在哪裏見過。
那邊劉先生也是和李向見禮後,三人便分賓主落座。
李向問道:“不知李二公子今日前來是有什麼事情?”
李二笑道:“聽人說大人剛剛入城便斬殺了兩名將官,真是雷厲風行啊,在下佩服,又對大人早有耳聞,因此特來拜見。”
李向微微皺眉問道:“李二公子祖籍哪裏?現居何處啊?”
“祖籍晉陽,現居大興。”
“哦,那李二公子消息可是很靈通啊,不瞞公子說,在下也是在進了洛陽城才知道我已被陛下封為都尉使的,不知公子是如何得知的?”
劉先生正要說話,李二公子自己就說道:“在下也不隱瞞,在下確實可以知道陛下的消息,隻是不能對公子明言了。”
李向聽到這句話,便笑笑說:“李二公子乃坦蕩君子,是在下想多了,見諒!”李向心裏對這個李二公子產生了一絲敬佩,不論怎樣,起碼人家開門見山,沒有遮遮掩掩,是個可以說話的朋友。
李二公子也笑笑道:“在下覺得公子也是坦坦蕩蕩的君子,在下有個問題,不知李公子可否明言呢?”
李向心想原來是想丟下顆芝麻,想換一顆西瓜啊,便淡淡的說道:“但問無妨。”
李二站起身說道:“據在下所知,公子應該是來龍門救父的,怎麼前段日子就突然消失了,現在又出現在洛陽呢?”說著他直直的看著李向的眼睛。
李向心裏很吃驚,麵前這個李二公子好像真的什麼事情都知道,那他究竟是誰,為什麼會注意他李向,另外做過的那些事,他又知道多少,腦子在轉動,眼睛卻看著李二公子,還笑了笑。
李二公子沒有看出什麼,便轉身坐下道:“難道李公子也有難言之隱嗎?”
“哈哈,難言之隱倒是沒有,隻是,有些事情是涉及到朝廷大事的,所以在下還是不能說的。”李向說道。
“那就是在下唐突了,在下還聽過李公子的大作《明月幾時有》,不知是不是公子所做,我都有些不相信了。”李二公子換了話題。
李向又笑笑道:“詩詞都是小道,偶爾為之無妨,但要每日都在鑽研的話,其他的事情就不要幹了。”
李二公子眉頭微微一皺,隨即又舒展開了,說道:“公子說的是,在下隻是好奇,公子年紀也就十歲左右,是什麼時候開始蒙學的,怎麼會有這樣好的學問,而且還能懂得很多別人不知道的事情。”
李向發現這個李二公子東一句,西一句,看似無聊的閑談,可句句都是在打探自己的底細,他究竟想幹什麼,究竟是受人指使,還是本身他就是指使之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