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兩人進了屋中,各自有婢女收拾著洗漱完,便傳上來晚膳。
錦雲一路上都很聽話,因為蕭後說她要是不聽話直接就把她送回晉陽去。看到飯食上來了,錦雲邊給蕭後夾菜邊說道:“母後,咱們還有幾日才能到洛陽啊,每天坐車我的屁股都磨起泡了。”
蕭後用手點點她腦門兒說道:“就你事情最多,我還不是和你一樣,每天坐在車裏啊,想出門就別怕辛苦。”
錦雲撇撇嘴,沒有說話,扒拉兩口飯便說飽了,蕭後又叫她多吃了幾口,最終還是被她偷偷的溜到了榻上,不一會兒就睡著了。
蕭後吃完飯,進到內室一看,錦雲四仰八叉的躺在正中間已然進入了夢鄉,笑笑搖搖頭,過去把她放正了,又蓋上被子,自己才靠著榻壁半躺著想事情。
那日楊廣和蕭後說了很多,從兩人如何相識,到喜結連理,再到生下第一個孩子,後來蕭後幫著楊廣登上皇位,兩人一直相敬如賓,恩愛如常,到哪裏都是兩人一起,從未分開過。
沒想到這次出來還要分開而行,兩人都有些不適。楊廣還說他自登基以後,天下就沒有一天太平的時候,尤其是這兩年更是烽煙四起,他覺得自己有些累了。
蕭後很是費了一番口舌才安慰好了楊廣,可後來楊廣把雁門關之事一說,蕭後也有些吃驚了,非要陪著楊廣,不去洛陽了,楊廣又開始安慰她。
其實楊廣是想讓蕭後和錦雲到洛陽去躲躲的,畢竟他自己都不知道突厥會不會南下,要是真的南下的話,那晉陽實在是離的太近了,到時候他都不知道能不能逃出去,所以楊廣一邊勸蕭後,一邊也和蕭後說了自己的打算。
楊廣想讓李向在洛陽好好的把他說的那些手段都用出來,先把洛陽弄好了,然後再往全國各郡推廣。
可單靠李向一人在洛陽這邊,楊廣還是不放心的,畢竟洛陽還有許多宗室親王大臣,隨便拿出一個就比李向官位大,地位高,李向要做的事,可能會影響到這些人,所以楊廣要蕭後過去替李向坐鎮。
蕭後這才明白楊廣原來還有這層意思,思慮再三便答應去洛陽了。楊廣還說了一件事,蕭後差點愣住。
楊廣說錦雲和李向年紀相仿,而且錦雲也很聽李向的話,要是可以的話,可以讓李向娶了錦雲公主,做她的駙馬。蕭後連忙搖頭,其一是兩人年紀都還小,現在說有些早,其二蕭後還是對李向那種嬉皮笑臉的樣子有些反感,總覺得李向很浮躁。
楊廣也沒有堅持,隻是笑笑說以後再說,兩人便相擁入眠了。
此時蕭後想到楊廣說的那些,覺得楊廣好像還有什麼事情瞞著她一樣,心中總是不安寧,但又確實想不出來。一路的車馬勞頓,也確實累了,靠著榻壁便睡著了。
山東東平郡鄆城縣的小路上,劉弘基帶著兩個七八歲的小孩子頂著太陽前行著。不遠處便有一戶人家,劉弘基需要馬上補充水分,再說肚中也饑餓難忍了,轉頭對著兩個孩子說道:“待會兒到人家家裏,要記得喊人,不能總是說餓,聽明白沒有?”
兩個孩子瞪著大眼睛點點頭,沒有說話,劉弘基無奈的搖搖頭,領著兩人便朝著那戶人家走去。
及到近前,劉弘基才發現,這裏原來不止是一戶人家,而是一個大莊園,路口的牌樓上寫著“尤家莊”三個大字,大概這裏住的人家都姓尤吧。劉弘基也沒管那麼多,帶著孩子就進了莊子。
正值正午,路上沒有行人,有些人家的廚房正對著小路,不時的飄出一些香氣,誘惑著進來的三人。劉弘基打算找一個稍微大一點兒的人家,也好多討些吃食,可兩個孩子卻受不了了。
其中一個掙脫劉弘基的手就朝著最近的一家跑去,另一個一看也跟著跑了過去。劉弘基趕緊追上去,把兩個孩子左右一抱,夾在兩個胳膊裏,朝著前麵走去。
兩個孩子不依了,便大聲的嚎哭起來。劉弘基不耐煩的嚇唬兩孩子,沒想到適得其反,哭的更加厲害了,弄的劉弘基束手無策。
這時有好幾戶人家便開門看外麵什麼情況。其中一個大嬸問道:“那個漢子,孩子哭成那樣了,你也不哄哄啊!”
劉弘基哪做過這種營生,也不理那婦人,隻是匆匆的往前走去。那個婦人一看不理她,還在後麵喊了兩聲,依然沒有反應。當下那個婦人便喊道:“鄉親們,那人一定是個拐子,咱們把那兩個孩子救下來吧。”說著順手便提起了門口的一把掃帚衝了上去。
一個莊子的人大家都認識的,於是紛紛加入打拐行動,提著各式各樣的農具、廚具,還有石頭塊兒便朝著劉弘基奔了過來。開始劉弘基沒打算理這幾人,畢竟都是農民,後來人越來越多了,劉弘基也知道要出事了,便抱著兩個孩子加快腳步朝前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