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自從給突厥送走信後就有些惴惴不安,一直在琢磨怎麼應對突如其來的事件。蕭後不在,他的許多事情都沒有一個可以說的人,脾氣漸漸變的暴躁起來。
這一日在晉陽宮花園裏閑逛,一名內監稟告說洛陽回來人了,楊廣便叫人帶到這裏。
胡德奇一路上都是忿忿不平,剛剛到了洛陽,楊廣交待的事情也開始有起色了,誰知道被李向強行安排著又回了晉陽,路上還派了幾名親兵保護,弄的他連發個消息的機會都沒有。
好不容易回來見楊廣了,三兩步便來到楊廣麵前,大禮參拜。楊廣一看是他,微微皺眉問道:“朕交待你的事情已經辦完了?怎麼回來的如此之快。”
胡德奇頭都不敢抬,便把在洛陽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把李向的兩封奏折交給楊廣。
楊廣無奈的搖搖頭,心想李向倒是很會分派人,偏偏把胡德奇給送了回來。楊廣接過奏折,叫胡德奇起身站在一旁,打開便開始看。
李向在一封奏折中詳細的說了如何在龍門剿匪,又如何到洛陽整頓守軍。另一封則是請楊廣下旨允許他在龍門實驗改革,並把改革的措施附上。
楊廣看的津津有味,李向能都果斷的收拾段達和他的手下,楊廣覺得他相當有魄力。再看李向的建議,楊廣就是眼前一亮。
李向建議主要就是兩件事,一是在龍門建書院,教授李向那些別人不會的知識,二是建立一支特殊的軍隊,要比常規軍隊人數少很多,但可以適應任何環境下的各種需要,隨時都可以作戰,時間需要兩年。
楊廣現在正在愁手下沒有一支像樣的軍隊,大都是各自為伍,而且也沒有多少戰鬥力,李向既然說了,那就給他權利,讓他放開手去做。
胡德奇偷眼瞅著楊廣,發現他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心裏對李向更加佩服,就兩封奏折便讓陛下開心了,這是能力。
楊廣看完奏折心情大好,笑著問胡德奇李向還有什麼話沒有,胡德奇說沒有了。楊廣便讓他跟著自己到寢宮去,講講李向是怎麼收拾段達的事情,兩人一前一後走回前殿。
河東郡慰撫使駐地,大帳內李建成、李世民全都跪在地上,低著頭,不敢看上麵的李淵。
李淵在得知李建成和李世民都沒有完成剿賊任務後,便派人把二人全都招了回來。李淵讓兩人說說各自的情況,二人說完,李淵便不做聲,讓他們就跪在那裏。
李建成心裏想著李世民也沒有完成,那就等於是兩人沒有分出高下,下一次一定要把他比下去,而李世民卻想著如何將李建車和李向的恩怨告訴李淵的事情。一時間大帳內相當安靜。
一炷香的時間,李淵咳嗽一聲說道:“陛下讓我們剿賊,現在敬盤陀在絳郡堅守不出,毋端兒在河東呼風喚雨,你們難道連這麼兩個沒見過世麵的小賊都收拾不了嗎?”
兩人沒敢抬頭,依舊跪在那裏,大氣都不敢出。李淵又道:“你們當真不知道你們輸在哪裏嗎?”
李建成急忙答道:“父親,孩兒知錯了,孩兒太心急,以至於中了敵人奸計,才會失敗的,父親再給孩兒一次機會,孩兒定當親自砍下賊首,獻於父親。”
李建成說著還跪行了兩步,離得李淵更近一些。李淵搖搖頭沒有理他,看著李世民問道:“你呢,有什麼事情直接說出來,想有什麼用?”
李世民點點頭,也跪行兩步說道:“其實孩兒知道我們到底錯在哪裏,隻是孩兒現在想說的是另外一件事,也可以說是另外一個人,這個人父親一定要注意。”
李淵點點頭,比較滿意二兒子,從小就是幾兄弟中最聰明的,說話往往一語中的。既然他這樣說了,那此人一定是個厲害角色,便說道:“那你就說說看。”
李世民看看李建成,咬了下牙說道:“這個人和大哥有些瓜葛,所以孩兒還想請大哥原諒,我說的事情有些涉及到了大哥。”
李淵皺下眉,看看李建成,李建成知道這是叫他說話,便笑著對李世民說:“二弟多心了,有什麼事情就說吧,隻要是為咱們李家好,什麼事情大哥都不會在意的。”說著還拍拍李世民的肩膀。
李淵滿意的看著長子,雖然他辦事可能不夠圓滑,但兄弟之間的相處,李建成還是頗有長兄之風的。
李世民抱抱拳謝過,然後說道:“此人現在是河南郡都尉使,陛下派去洛陽的欽差。”李世民還沒開始說,李淵和李建成同時驚訝的說道:“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