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楊廣回到晉陽宮後,和李耀祖聊了很長時間,從李耀祖祖輩一直說到李向,又從李向小時候說道現在,楊廣試圖從中找出李向到底得過怎樣的際遇,才能有現在的才能,可是他還是失望了,因為李耀祖也不知道。
後來李耀祖又把李向說的話,轉述給楊廣,晉陽所有的李家產業都捐給了朝廷,等於李家所有人都是淨身出戶,楊廣一時非常感動,還給李耀祖封了一個晉陽縣子的虛爵,並且讓李義當了孟津縣令,等和李向見完麵後就去上任。
李耀祖心裏也不覺得那些產業算什麼了,即使你再有錢,你還能被封爵?心滿意足的李耀祖意氣風發的回到李府,再一次隆重祭祀祖先,並把舉家遷往龍門的事情說了出來。
雖然有些不舍,但大家還是紛紛行動起來,收拾東西,準備一兩天就和公主府那邊一起出發。
李耀祖走後,楊廣便自己躲進了後宮中,仔細的想了想今天發生的事情,他也能感覺到李元吉好像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說。至於李向的馬車,楊廣倒是不怎麼在意,他現在就想李向能盡快實現所他說的那些目標,真正的讓他君臨天下。
這時楊廣忽然想到了李耀祖在壽宴上說擔心被人再次暗算,接著便是指出李元吉是盜車賊的事情。聯想起來一看,這不就是在指李淵一家要暗害李向嗎?難道那兩次意外都是李淵所為?
楊廣開始緊張起來,李淵為什麼會這樣做,有什麼目的,為什麼李向剛剛被重用就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難道李淵真的有野心了,他已經按捺不住要跳出來嗎?
楊廣不停的搓著手,在殿中來回走動著,盤算著接下來該如何去做。本來這一次李淵回來,楊廣對他的猜疑也就漸漸散去,沒想到一場壽宴卻讓楊廣更加起疑了。
如果李淵真的是暗害李向的幕後黑手的話,那他的目標一定就是大隋的萬裏江山,是楊廣屁股底下的那個座位。李向對於楊廣的作用越來越大,現在僅僅一個書作坊,就讓晉陽周圍數萬貧困學子得到學習的機會,要是書院再開課,那貧寒子弟進入朝堂的機會就更加大了。
楊廣登基後一直在用各種辦法限製關隴門閥和山東士族,這些顯赫的家族,壟斷了大半朝堂,讓楊廣所有的施政都是步履維艱,為了遏製他們,楊廣不惜發動三次高句麗戰爭來削弱北方的士族大家,隻是收效甚微。
近年來楊廣又試圖提拔一些山東士族進入朝堂來抗衡關隴門閥,但關隴大家朝堂中多是大員,地方上又有手握重兵的將軍,一時間楊廣也不敢輕舉妄動。
就在左右為難,不能動彈,憋的難受的時候,李向出現了,他用別人沒有的智慧和頭腦,為楊廣找到了一條光明大道,楊廣欣喜若狂,也曾暗中觀察過李向,發現這個孩子是真的為了百姓,為了他的江山考慮的。
楊廣便毫不猶豫的開始支持李向,讓他當官,給他權利,沒想到這樣還有人要來破壞,要來殺掉這個太乙仙人的弟子,楊廣無法再忍耐,他決定反擊了,他要保護李向,這等於是在保護他自己的江山。
不論是誰,絕不姑息!
楊廣認為自己想清楚了,很是興奮了一會兒,然後就開始想解決的辦法。首先就是李淵這個人,不好對付。表麵上恪盡職守,一絲不苟,但背後做過多少事情,有多少是他知道的,那些他不知道的,更不要說了。
想來想去,楊廣覺得要想把李淵弄倒,把整個關隴門閥打回原形,還是要靠李向。也隻有李向有這樣的頭腦,說不定還會有更加妙的方法。
楊廣決定立即提筆,給李向寫道聖旨。筆提起來了,卻寫不下去,因為這件事情是不能明著來的,關隴勢力已經大到可以知道他們想要知道一切的地步,如果就這樣明著發出去,那李向就成了眾矢之的,而他楊廣也會再一次站在風口浪尖上,與前幾次不同的是,這次,再沒有山東士族可以幫他抵擋了。
楊廣猶豫了,到底現在該怎麼辦,是一鼓作氣,將李淵代表的關隴門閥徹底消滅,還是忍氣吞聲,與這些人虛與委蛇。他放下筆,又在殿中來回走到起來。
幾次提筆,幾次放棄。
正在這時,殿外內監急報說有雁門關信使到了。楊廣趕忙把人叫了進來。
來人把急報送上道:“雲將軍命小人稟報陛下,雁門關外突厥軍隊後撤一百裏,並未有何異動。”
楊廣點點頭,心裏放鬆了不少。突厥後撤,說明暫時並沒有進攻的意思,但還留在雁門關外,這還是個隱患。
楊廣拆開急報看了一遍,臉上開始露出喜色,又把裏麵的一本奏章拿出來,打開一看,是突厥始畢可汗的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