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城太守府,宇文成都自從李向去了龍門後,就沒怎麼露麵,每天都在自己的院子中練練武藝,看看兵書,倒是也過的悠閑。
隻是洛陽作為東都,各種瑣事自然也多,李向走時把這些都交給了他,讓他覺得頭疼不已。他硬著頭皮處理了幾天後,實在是心有餘力不足,便去拜見洛陽留守越王楊侗(注1)。
楊侗是楊廣元德太子楊昭的次子,楊廣每次出巡,都會叫楊侗留守東都。雖然楊侗才十一歲,但小小年紀便有上位者的威儀和霸氣。
大業九年楊玄感叛亂時,楊廣正在征高麗,無暇顧及,楊侗便與當時的民部尚書樊子蓋(注2)通力合作,阻叛軍於洛陽城下,才使得楊玄感叛亂沒有一個穩定的根據地,之後被消滅掉。
楊廣回來後大加讚賞,天下之人也開始知道楊侗的大名。後來楊廣一直讓楊侗留守東都,這也是他最放心的一點。
宇文成都拜見楊侗,請越王派一名能吏來處理洛陽的政事。楊侗也沒拒絕,派了禮部尚書楊義臣(注3)負責洛陽政事,宇文成都謝恩而去。
剛剛回府,宇文成都還沒有坐下,便收到了李向急報,說需要他派兵士去龍門,幫著捉拿假扮李向的商人。宇文成都雖然心裏不願意,也沒辦法,楊廣的命令就是要他協助李向的。
他把自己的部下集中起來,說了任務後,便讓副將帶領著去往龍門。他自己回到屋中,給父親宇文化及寫了一封信,將這段日子裏發生的事情都一一詳細的述說一遍,最後問父親有什麼要交待的。
信寫好,交給下人送出去,他才安心的坐下休息一會兒。自從離開楊廣身邊後,宇文成都便多了一個習慣,每日都要把當日發生的事情重新回想一遍,看看有什麼是可以反省的,有什麼還可以做的更好。
派去龍門的兵士第三天就回來了,說魏征在龍門已經找到了線索,那些假扮之人已經跑掉了。宇文成都也沒在意,畢竟李向自己已經處理了,也省的他費心。沒過幾日,又有皇後要來洛陽的消息。
這次宇文成都不能不重視,他又去見了越王,還安排了好多人準備迎接的事宜,沒想到剛剛安排好,皇後又派人來通知他,不到洛陽了,直接就去了龍門。這讓他相當惱火。
辛苦準備了幾天,就連百姓們都知道皇後要來了,最後卻是去了龍門,宇文成都都有些抓狂了。實在無處發泄,便帶著手下的兵士到洛陽周圍的山林裏去打獵,排遣心中鬱悶。
出了洛陽北門,走上十幾裏路,便是一片大山,這裏是邙山支脈,橫亙在洛陽以北。宇文成都打算就在這裏的林子裏隨便打些野味,也算出來活動活動。
他帶著手下三十幾號人,騎馬就進了山中。也許是長時間沒有人進來狩獵過了,居然剛剛進林不久,宇文成都便看到無數的狐狸和兔子。
他一招手,身後的親兵便拿過他的金珠七寶弓,接過寶弓,抽出羽箭,沒有絲毫猶豫,直接開弓放箭,隨著“嗖”的一聲,便見遠處的一隻狐狸應聲而倒。後麵的兵士吼吼給他叫好。
宇文成都也沒停,又是連著幾箭,箭箭不落空,收獲頗豐。看著手下人都眼熱的很,他一揮手說道:“還愣著幹嘛?趕緊進去打啊,誰打的最多,我這個玉佩便賞給誰了!”說著從腰間拔下一塊黃玉圓佩在眾人麵前一晃。
兵士們嗷的一聲就催馬疾奔到林間,開始四處追趕著動物。他的幾名親兵是幹著急,沒辦法。宇文成都看看四人笑道:“想去就去,少在我麵前裝可憐。”伸手用馬鞭在一個親兵的馬屁股上抽了一鞭子。
那匹馬吃疼,一下子竄出好遠,宇文成都喊道:“別給我丟人,多打些回來。”其餘三人一看,也是嗬嗬一笑,連忙追著那人一起進了林子裏。
宇文成都翻身下馬,牽著到了一顆大樹下,拴好馬,解下水囊,喝了幾口,便靠著樹幹坐下休息。
兵士們已經進了林子裏看不到了,他無聊的看看周圍有什麼可以把玩的物事。
這片林子就在邙山的邊上,山下一條小路與洛陽北門的官道想通,一般也沒什麼人走。宇文成都站起身,上馬提韁要進林子裏再打幾隻活物,正在這時,就發現路邊的小樹林裏有幾個身影鬼鬼祟祟的伏在那裏,不停的伸頭往路上看。
宇文成都一下子來了精神,他最喜歡這種刺激的事情。本來就無聊,正好去看看有什麼事情發生。又下了馬,悄悄的繞到樹林一側,躲在一顆樹後麵觀察。
一會兒,路上傳來了馬蹄聲,宇文成都張眼一望,大概有四五匹馬載著兩個人和幾袋貨物慢騰騰的朝著這邊走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