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洛倉待了一晚,李向便啟程繼續朝著虎牢關前進。出了城,楊宗澤請李向單獨說話。到了無人的地方,楊宗澤掏出一封信交給李向道:“大人,這是末將寫給虎牢關守將張公瑾(注1)的信,他與末將是莫逆之交,大人有用的到他的可以直言不諱。”
李向接過信看看楊宗澤笑道:“那我可是要感謝你了,這次去那邊還真有事情要用到他的,這人是什麼來頭,可靠嗎?”
楊宗澤一聽李向這樣問,就知道李向要幹的事情一定不是可以見光的,於是說道:“大人放心,此人一定可靠。”說著又從懷裏取出一把匕首交給李向道:“要是他猶豫不決,大人就將此物交給他,他就知道我已經是大人的人了,一定會全力幫著大人的。”
李向又接過匕首看看,很普通,估計年代有些久遠了,也沒問楊宗澤,笑道:“好,這次可真是省了我不少力氣了,那就這樣吧,記住我說的話,安心在這裏守著就好,將來一定有你的用武之地!”
楊宗澤行禮答應,李向便轉回身一揮手,身後的大隊便跟著李向朝著下一站開拔而去。
孟津就在眼前了,看看隱約可見的城牆,李向心裏感慨萬千。上次在這裏發生了許多事情,父親被綁,李世民失蹤,到現在也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現在再來到這裏,想想幾月不見的父親,真的有些唏噓。
快到傍晚時分,大隊人馬到了城門口。李義已經帶著手下出城迎接了,讓李向意外的是,還有許多百姓也跟著出來。見他來了,呼拉拉跪倒一片,都叫著欽差大人。
李向見李義也跪在那裏,趕緊下馬,將父親扶起來,看到李義臉上有些許淚痕,心中不忍,說道:“父親,我來了,高興才對,嗬嗬,走吧,咱們進城!”
李義卻說道:“向兒等一下,這裏的百姓有話對你說。”
李向一愣,扭頭看看百姓們,一個老者在幾人的攙扶下,慢慢走了過來,要給李向下跪,李向趕緊扶住說道:“老伯就不要跪了,有什麼話就說吧。”
老者顫顫巍巍的說道:“欽差大人啊,我是代表孟津五千戶百姓感謝你來了。”說著從身後人手中拿過一塊白布,叫人幫著展開,隻見長長的布卷上,密密麻麻摁著手印,有的地方寫著名字。
李向看了一下問道:“老伯,這是什麼?為什麼要感謝我啊!”
老者說道:“上次要不是欽差過來殺了貪官,給我們分糧,我們這些人都已經死啦!不要說你走了後,還讓李縣令教我們種地、經商,現在小娃們有的都開始讀書了,這些都是大人的功勞啊。”
說完轉身指指那些百姓道:“我們沒有別的給大人,隻能將我們所有人的手印都摁在這上邊,把他送給大人,就當是我們所有人對大人的祝福了。我們在家中都供著大人的長生牌,保佑大人多福多壽,能救更多像我們這樣的人。”
這次說完老者堅持要跪下給李向磕頭,李向也沒辦法,隻能受了一禮後趕緊將老者拉了起來。
這時再看那卷白布,李向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揪住一樣。百姓就是這樣善良單純的,他們不懂得什麼是政治、什麼是經濟。他們心中的好官隻有一種,能讓他們吃飽穿暖、過上好日子的官,都是好官。
李向當時隻是簡單的想,說什麼也不能叫他們餓死,才心急火燎的來孟津的,沒想到意外中還收獲了這許多的民心。看著布上的手印,大大小小,每一個都是一個百信的心,李向有些控製不住感情,眼睛紅紅的說道:“老伯,我謝謝你們了,這是我收到的最貴重的禮物,我很喜歡,隻要你們過好了,比給我什麼禮物都強的。”
老者身後的百姓又全都跪倒口中大喊著:“謝謝欽差大人!”,李向也給他們鄭重的鞠了一躬。
魏征站在身後對張方洛說道:“都尉厲害啊,民心可用!”張方洛也點點頭道:“我記得大人說過一句話,叫仁者無敵,我當時不理解,現在才知道,原來無敵的不是大人,是這些百姓!”
魏征忽然看看張方洛,有些不認識的感覺,這個一身膽氣的漢子好像也變了,難道真的是跟著李向的原因,怎麼每個跟著他的人,都好像變得更加睿智聰明了,真的是神奇。
經過城門的插曲,李向一行終於進了孟津。雖然已經到了傍晚,李向還是吃驚的看到一個和上次不一樣的孟津。
街道幹淨整潔,兩邊的店鋪民居錯落有致,再看不到一絲戰爭後留下的痕跡。不少百姓都站在路兩邊等著他們到來,陸續的跪倒磕頭,口中說著感謝的話。
李向恍然覺得這裏像是一個從未有過任何災難的家園,看著每個人臉上都有著真誠的笑容,心裏久久不能平靜。
華燈初上,整座城裏安靜祥和,許多人家都開著門,能清晰的聞到飯菜的香味,聽到孩童們開心的笑聲,李向露出了由衷的微笑,這就是他想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