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霍邑縣城外的軍帳中,李淵和兩個兒子都凝眉沉思著。昨日他們就收到斥候送來的一張布卷。說是順河而下,在河中有好多這樣的布卷。
李淵打開一看就震驚了,正是楊廣要求勤王的詔書!
大業十一年八月,楊廣帶著大臣們,正式出巡雁門,履行和突厥始畢可汗的約定。
就在大隊人馬浩浩蕩蕩往雁門行駛途中,前方斥候抓到一個自稱來求見楊廣的突厥人。先鋒官不敢大意,便稟告了楊廣。楊廣很好奇是什麼人要見自己,便叫人帶了過去。
原來來人正是義成公主身邊的近衛,婢女琴兒的丈夫別克木。他是奉了義成公主的命令,來給楊廣送信的。
楊廣聽說他是義成公主的近衛,便叫人把他放開,問了一些義成公主的事情,隨後便叫他把信呈上來。別克木脫下一隻靴子,看看楊廣,說需要一把刀。
近侍不敢給他,怕他行刺,楊廣倒是沒有那麼膽小,還是叫人給了他一把刀。別克木用刀將靴底割開,這才從裏麵取出一封信來,交給楊廣。
楊廣看到這麼保密,就知道一定是什麼大事情。將信打開一看,就皺著眉不說話了。
信中義成公主把這次始畢可汗帶兵扣隋境的事情,詳細始末都說了一遍。原來始畢並不是因為快到冬季了,需要來隋朝搶一些糧食,而是當初裴矩用計誘殺了胡將史蜀胡悉,惹怒了始畢,這次是來報複的。
沒想到剛到雁門就被守將雲定興發現了,這才有了後麵許多事情。本來義成以為始畢會撤兵回去了,哪知道楊廣卻和他打了賭,這下就變成楊廣來自投羅網了。
義成公主擔心楊廣吃虧,便派別克木冒死來送信,不叫楊廣去雁門赴約。
信的最後請求楊廣在隋朝給別克木安排一個官職,等這次事件完結後,她會把小琴也送來大隋,就讓兩人在隋朝定居了。
看完信,楊廣問別克木,現在始畢在幹些什麼。別克木說他不知道,因為是繞著草原過來的,並沒有見到突厥攻隋的軍隊。
楊廣想了想,便叫內監領著別克木下去休息,又叫內侍好生招待。之後便把齊王楊暕、納言蘇威、民部尚書樊子蓋、內史侍郎蕭瑀(注1)、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內史舍人虞世基都叫到身邊問詢此事。
蘇威說既然公主都提前說有危險了,那陛下就該回去,不要再去巡視了。虞世基卻說,要麼當初就不要答應賭約,既然答應了就是有危險也要去,這是尊嚴和膽量的較量,不能不戰而退。
其他幾人也是各執己見,楊廣又開始頭疼了,每次隻要叫他們商量事情,總是吵個不停,關鍵是最後也沒有一個意見可行的。隻好又叫眾人都下去,隻剩下齊王楊暕,問他是什麼意思。
楊暕倒是很乖巧的答道:“如果現在返回晉陽,就說明我們怕了突厥人,要是就這樣去呢,父皇又會有危險。不如父皇返回晉陽,讓兒臣代替父皇去赴賭約吧!”
楊廣當時就對楊暕刮目相看了。這個次子雖然經史通讀,弓馬嫻熟,可在元德太子死後就變得張揚跋扈,驕恣不法起來,還曾今豢養了一群小人,在宮中做過厭勝(注2)之事。楊廣便漸漸的對他失去了耐心,也很少再去關注他了。他自己也就越來越害怕楊廣哪天會把他打發到偏遠地方去。正好借著這件事想給楊廣留下個好印象。
楊廣聽他這樣說,還是感到很欣慰的,而且一想到自己要是真的就這樣灰溜溜的又回去晉陽,不但會被突厥人笑話,就連朝中的大臣們也會看不起,所以一咬牙便決定還是要親自去一趟雁門。
但他還是做了一些措施,讓楊暕率領後軍駐紮在崞縣,保住回晉陽的路,之後才帶著大臣們繼續往雁門進軍。
等到了雁門,楊廣才知道事態到底有多嚴重。始畢的探子得知楊廣終於從晉陽出發了,便開始派兵攻擊雁門周圍的縣城,等楊廣進駐雁門的時候,整個雁門郡四十一座城池,已經有三十九座被突厥攻占。
更加糟糕的是雲定興抵擋不住突厥的進攻把百姓都遷進了雁門城中。十五萬的百姓,再加上楊廣帶來的人,將近二十萬人的吃住。雁門城中的糧食僅夠楊廣這隊人馬吃用兩個月的。
現在始畢已經將雁門和崞縣全部圍住了,而且每日不間斷的進攻,根本就沒有和楊廣談判的意思。
楊廣也害怕了,又把眾人找來商議對策。左衛大將軍宇文述叫楊廣帶著數千精銳騎兵突圍,隻要衝出去就好,雁門這邊的危機自然就解了。
蘇威卻說突厥人本來就生活在草原上,騎兵是他們的強項,楊廣率騎兵突圍就是羊入虎口,行不通的。況且作為一國之主,怎麼能輕易的便身臨險境。
最後還是樊子蓋出的主意,雁門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就算被圍住了,短時間內突厥也是攻不破的,不如趁著這段時間等待援兵的到來。順便在城中百姓裏招募勇士當兵,來護衛楊廣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