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的時間,同羅部落和卡欽部落就成了李向的忠實粉絲,打死都要跟著李向一起回大隋,估計古往今來也就這麼一個例子了。
出了帳篷,俟斤非要讓李向住到最好的帳篷裏去,李向趕緊拒絕了,說要回去替他們好好安排一下,這才算是將兩個熱心的粉絲打發走。
回到自己營地的路上,秦瓊不止一次的問李向哪裏來的主意,李向隻說是突發奇想。方三郎笑道:“以前聽魏征說都尉最厲害的武器就是嘴,我還不相信,現在知道為什麼他會那樣說了。咱們的軍隊都不可能一下子就消滅的同羅部落,被大人就這樣說的歸了大隋,要是始畢知道了,能氣的吐血而亡!”
李向搖頭道:“其實我一開始隻是想削弱他們的力量,後來卻是真的想幫助他們了,你看看他們在這草原上有什麼好的,等他們到了大隋,我就把他們安置到龍門山裏去,叫他們在那裏墾荒,過上三五年,那裏也變成了富饒的土地了,他們也就變成漢人了。”
秦瓊打心眼兒裏佩服李向了,這個小孩子做的事情都是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卻並沒有多少私心,這樣的人,還愁沒有人替他賣命嗎?
李向自己說的也有些感慨,對秦瓊道:“其實古往今來這麼多的遊牧民族和我們正統的漢人鬥爭了幾百年,勝勝敗敗,最後也沒有分出個你我來,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不管是哪個民族,總會有那麼幾個傑出的君王,他們能看到未來的發展是什麼,所以他們會選擇正確的道路,叫自己的國家強大起來。歸根到底,無論什麼民族,為了生存下去,都是要改變的。我們對待這些民族的政策應該是恩威並重,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秦瓊很讚同李向說的,越來越發現跟在李向身邊是他從未有過的體驗,也漸漸地把自己當做是義勇軍的一員了。
回到營地李向想了一晚上,讓同羅部落和卡欽部落歸隋這件事情是不是可行,算來算去,還是大有可為的,所以瘋狂到底吧!
第二日卡欽俟斤和同羅頭人同時來請李向,吃過早飯後,便朝著諾蓋部落的大本營而去。
卡欽俟斤早早的便派出了斥候去告訴頭人,可汗的特使到了。所以等李向他們剛剛踏入諾蓋的領地時,便有大批的諾蓋族人盛裝出迎。走在最前麵的諾蓋頭人巴圖是個矮胖子,但看他的精氣神還是相當足的,估計也是好東西吃多了。
當巴圖看到加古時,明顯有些意外。俟斤趕緊給巴圖介紹了李向,又簡單的說了一路上的事情,巴圖盛情邀請李向到諾蓋大帳去做客。李向帶著方三郎再次赴宴。
方三郎這幾天總覺得比在大隋朝都好,每日宴會不斷,還受人尊敬,也樂得和李向一起走。
進了大帳,巴圖叫仆人們給李向上了上好的奶茶,這才問起李向來的目的。李向也簡單的說了一下始畢可汗和大隋皇帝已經達成了盟約,又把昨晚和兩個首領的話說了一遍。
巴圖能當上僅次於阿巴斯的頭人,那是靠著聰明的腦袋,他要比昨晚的兩人都考慮的多。
“特使,我想問一下,這個盟約是什麼時候定下的,怎麼我們都不知道?”巴圖問道。
李向笑道:“你們要是都知道了,還叫我來幹什麼,你們自己直接帶著部落過去不就行了?”
巴圖沒想到李向就這麼輕描淡寫的便回答了他的問題,又笑道:“那特使總該告訴我可以接收多少我們突厥的部落吧?”
李向撓撓頭看看卡欽俟斤有些無奈的道:“我就知道我的這個秘密沒法保密的,哎,算了,既然你們兩個都知道了,那也不差巴圖頭人一個,我告訴你,其實這份盟約隻需要十個部落的人口,再多了,我們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安置的好的。”
巴圖點點頭,更加相信李向說的話了。聰明人往往自己就想得多,如果李向大包大攬說多少都能安置的下,那巴圖就知道李向一定在騙人。相反李向這樣說正是叫巴圖覺得人家大隋是有誠意的,起碼會慢慢的來,這樣也能保證到了大隋的人都能安置好。
看巴圖不說話了,李向笑道:“我不知道巴圖頭人是什麼意思,總之現在剩的名額也不多了,而且還要去和義成公主說完才知道最終會定下哪些部落,我也隻是提前說了一聲,頭人不必當真的。”
李向說完就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和他們研究起突厥的美食了。
一段飯吃的賓主盡歡,巴圖又安排了幾個美麗的突厥女子去伺候李向,都被李向拒絕了。等沒有突厥人在的時候。李向安頓方三郎趕快去告訴秦瓊,叫他派人通知尤俊達暫時不要襲擊那些小部落,等命令再行事。
方三郎趕緊去通知,李向又想了半天,寫了幾封信交給親兵帶給劉洋,這才安心的睡了一個午覺。
李向睡覺的時候,巴圖卻和卡欽俟斤好好的談了一中午的話,把所有關於李向的事情都問了個遍,最後得出結論,李向這個家夥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