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自救(1 / 2)

三苗,又稱有苗,是很古老的民族。最早分布在江淮、荊州一帶,是九黎之後。上古時期,堯舜禹都與苗族打過仗,舜的時候被遷到了三危,就是甘肅敦煌一帶。

三苗人自己以渾敦、窮奇、饕餮後裔自居,以羌姓為名。南下後,又融合了一些漢族的風俗,以九黎自稱,後來朝代更替,他們便和原先在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漸漸融合後,形成了數以百計的各種支係。

湘、鄂、川的原住民多是蠻族後裔,與苗人融合後便稱為蠻苗,又形成了許多分支。大大小小的蠻苗在深山中繁衍生長,有了各自的領地,到了隋末出現了幾個大的勢力。

因為他們多數沒有學習漢人文化,又都有各自的圖騰和信仰,漢人便以他們不同的居住地為其命名。

起先最大的一支被叫做武陵蠻,後來又分出了五溪蠻(雄溪、楠溪、辰溪、西溪、五溪),又根據地域分成兩種,東邊的叫廩君蠻,又叫巴蠻,西邊的叫南郡蠻。

蠻人沒有固定收入,基本上靠狩獵為生,居住的都是山中樹木搭建的木屋草棚,服飾也多是民族色彩濃鬱的彩衣。男女都是狩獵高手,常年在山中生活,每個人都強悍健壯。

不論男女又都能歌善舞,群居生活。遇到外敵,也是全族一起上,不死不休。

漢人王朝也曾經踏足過他們的地界,想要收攏他們,但沒有一次成功的,最多就是相安無事,各幹各的。

由於這些蠻族很少接觸山外邊的生活,思想單純,所以接觸到漢人後,便成了最好的受騙對象。久而久之,漢人在他們的眼中就是敵人,不管老少,隻要是漢人,他們一律敵視。

高士廉遇到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民族。外邊的世界王朝更迭,可山中日月依舊。前段時間朱粲造反,大肆殺戮,也死了不少蠻人。因此這些蠻人這段時間見到漢人那是相當的仇恨。

捉拿高士廉的這些人正是三苗蠻人的一支,他們的族人就被朱粲殺了幾個,他們下山就是布置陷阱,防止漢人進山的。

很不幸,高士廉四人便被當成是朱粲的探路人抓上了山,迎接他們的那是相當殘酷的現實。

高士廉叫喚了半天,也沒人理他,隻好閉嘴了,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被扛到了一個山洞中。

進了山洞,高士廉才對這些蠻人產生了敬佩。一個大大的山洞,被蠻人打造成了大大小小的許多屋子。進洞先看到的是一個大大的廣場,洞壁上插著火把,照的洞中亮堂堂的。

廣場最裏麵是一排台階,又二十多級,上邊是並排的三個木墩子。起先見到的那個女子正坐在中間的木墩子上吃著手中的肉,看著高士廉被帶進來。

台階下麵兩邊也有一些木墩子散亂的放著,有幾個大漢在木墩子上坐著,怒目而視。見高士廉進來了,便大聲的說著什麼,看上去就知道一定是在說他。

那個小娃娃見到女子後,蹦蹦跳跳的朝著上邊跑去,一邊跑,一邊還笑著說話,大概是女子派給他的任務他很好的完成了,是去撒嬌的。

扛著他的漢子將他往地上一摔,然後也坐到了一個木墩子上,從旁邊地上拿起一條動物的腿就開始吃了起來。

高士廉緩了緩,這才爬起來,他現在也不害怕了,反正就是這樣了,怕也沒用,站起身,拍打了身上的塵土,不卑不亢的看看周圍的漢子,又微微抬頭看看女子,咳嗽一聲道:“姑娘,你們素不相識,今日你為何要捉我上來,到底有什麼事情,直接說出來,在下洗耳恭聽。”

女子顯然沒有想到眼前這個老頭兒居然到現在還有這樣的膽量說話,有些吃驚的看看他,又看看手下這些族人,然後哈哈笑了起來,最後一拍大腿道:“漢家老頭兒,你說你是不是那個漢人魔王的人,來我們這裏到底要幹什麼!”

下邊的漢子們齊刷刷的站起身,有的手中還有打獵用的石頭匕首,也拿了出來,估計高士廉一個說的不對,他就沒命了。

好在高士廉不怕這個,能在朝堂上和皇帝、高官說話的人,還會怕這些無知的蠻人辯駁?於是他也大笑起來,然後大聲道:“在下根本不知道你在說什麼。看樣子你也是個頭人的模樣,難道你就不知道什麼叫冤枉好人嗎?你怎麼知道在下就是你所說的那個什麼魔王的人,再說,都被你抓到這裏了,你還不清楚我們是什麼人,這就是你們這些蠻人的待客之道嗎?”

高士廉再次改變了女子的認知,怎麼這個漢人和其他漢人不一樣呢?為什麼他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