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南陽再往北走,一路上就沒有那麼緊張了,李向和高士廉也不再催著兵士們趕路,有時也順路去看看在後世比較出名的那些古跡。
走走停停,又用了小半個月才堪堪的到了龍門郊外,望著不遠處的龍門,李向終於長長的出了一口氣,回頭笑著跪高士廉道:“舅父,馬上就到家了。”
高士廉點點頭,沒有說話,不過李向還是能從他身上感覺到一個遊子看到家鄉時的激動和掩飾不住的淚水。
這時候從龍門城方向出來一大隊人馬,沒有甲胄,隻是平常的布甲。隊伍中簇擁著長孫無忌和無憂,以及高士廉的老夫人。
李向很怕看到這樣的場麵,無論怎麼喜氣,多少都會有些讓人流淚的情緒。
長孫無忌帶著妹妹小跑著到了高士廉麵洽,噗通便跪倒在地,大聲哽咽道:“外甥給舅父大人磕頭了!”無憂早已淚水連連的盈盈拜倒,還在小聲的低泣著。高士廉也是顫巍巍的彎下腰扶著兩個孩子,口中不斷的道:“快起來,地上凉,來,叫老夫好好看看。”
兩人起身後,這才想到身後還有舅母,又趕緊道:“舅父大人,舅母也來了,就在後邊。”然後扶著高士廉去見舅母。李向並沒有去打擾這一家人,好不容易天涯海角的回來見麵了,就叫他們好好享受著溫馨的一刻吧。想想自己已經不可能在回去見自己真正的父母親人了,不由得也有些悲從中來,悄悄地帶著秦瓊等人往城裏走去。
高士廉和他的夫人隻是抱頭痛哭了一回,其他的什麼都沒有說,估計有些話隻有兩個人的時候才會說吧。
不管怎樣,李向這次也算是圓滿的完成了老婆大人布置的任務,所以除了城門外一時的難受外,現在的他心情超級好。心情好了,就會看什麼都順眼了。
龍門城在他走的這兩個月又發生了許多變化,現在城中所有的大路都已經鋪好了水泥,路上也多了許多駕著李向車馬行造出的那種四輪馬車了。
街邊也多出許多之前不曾見過的店麵,讓李向最關注的居然在這裏看到了肥料店,而且門口圍了不下百人。李向真的很震驚,怎麼可能呢?肥料不就是化肥嗎,怎麼會在古代就有了,這真的成了天方夜譚了,難道真的還有人一起穿越來了?
李向都沒有和身邊的親衛說話,大步便跑向了肥料店,弄的後邊的親衛嚇了一大跳,都將手中的刀抽了出來,還以為都尉看到什麼敵人了。
好不容易擠開人群,李向看到店門口四五個年輕人正在分頭給人們介紹手中的一袋子東西。湊到近前一聽才知道,他們都是龍門書院招收的年輕講師,手中拿的就是這段時間龍門研究院新的研究成果百石肥。
一個年輕人正賣力的講解著,李向聽了半天,發現這個人講的很有章法,起碼把肥料的特點,如何施肥,怎樣去檢驗是不是合格都給顧客說清楚了,最後還說這是都尉府中專門為百姓所研究的,就是叫百姓能夠多種地,多產量,以後過上好日子。
李向心中暗道:“這一定又是無憂弄出來的說辭。”
這時百姓中有幾個中年人急吼吼的問道:“小哥,這個百石肥真的有你說的那麼好嗎?用了它一畝地就能打百石的糧?”
“是啊,不會是騙人的吧。”,“一畝地怎麼能打百石的糧呢?”百姓們對新鮮事物總是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懷疑。
李向站在人群裏,看著那個年輕人是如何應對的。
年輕人大概早就清楚會有這麼多人出來質疑,然後笑眯眯的揮揮手叫大家安靜,又叫身後的一個夥計從店裏麵拉出了四五輛車。這幾輛車都是四四方方的隻有車底板,而且四周圍了一尺多長的擋板,中間都是泥土,上邊已經長出了莊稼的青苗。
不同的是幾輛車上的莊稼青苗長勢不一樣,有的已經半人高的苗子了,青翠欲滴,有的則是剛剛破土,才露出個小芽芽。
年輕人用手指指幾輛車大聲道:“大家夥兒都對莊稼熟悉吧,不用小子在這裏告訴大家這些都是什麼莊稼了。大家請看。”他用手指著第一輛車道:“這裏的青苗就和大家地裏種的莊稼一樣,估計這幾天長勢也就和這輛車裏的一樣吧。”
眾人有的點頭,有的回應,不管怎麼說人家說的是對的,誰家都有幾畝地的莊稼,窮苦人把莊稼當做寶貝,一天三看,當然知道這些。
年輕人又指指第二輛車上的青苗道:“這輛車上的青苗,就是用了我們研究出來的百石肥種出來的,你們看看,是不是比第一輛車上的要高了不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