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建東是聰明人,從蘇威那裏確定自己一定會去洛口倉後,便開始做起了準備。他沒有一味的去向怎麼去找李向尋仇,畢竟自己一個奴隸身份的人初次為官,又是去人家的地盤兒上,一切都要從頭來過。
另外米向東正好知道楊廣被困雁門,朝廷混亂,天下震動,還不知道將來是什麼樣子呢,現在就急急過去,萬一出了什麼事情,自己還真的叫天不應,於是他便找了各種理由,安心的待在蘇府中做著準備。
後來楊廣平安逃了出來,在洛陽待了一陣子後便啟程會江都,期間蘇威便將這件事情通過楊廣定了下來,這也是米建東求蘇威去辦的。雖說倉守是個不入流的小官兒,隻要蘇威一紙文書即可,但米建東還是覺得有了皇帝的認可,將來自己的身份會更加正規,也更容易招攬自己的人手。
一切都準備好了,再次拜謝過蘇威,兩人又談了很久,然後米建東便輕車簡從赴任去了。
洛口倉是北方大糧倉,是整個洛陽周邊地區安穩的根基,災年時這裏的糧食可以救活黃河兩岸四五個郡的百姓,因此這裏雖說是不是兵家必爭之地,朝廷也派了精銳在這裏守衛。
米建東來的時候正是正是李向收到高士廉南方遇險的時候,楊繼業按照李向的吩咐一直接管著洛口倉,也一直打聽著朝中派什麼人來這裏當倉守。
在看到米建東的時候,楊繼業就知道這個人一定是個不好對付的人,他的眼中有股子狡詐,笑起來陰陰的,屬於表麵上是好好先生,背後裏下絆子殺人的那種,所以楊繼業一直偷偷警惕著。
當然他也第一時間告訴李向這裏發生的事情,等著李向的命令。
好在米建東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他來了後,並沒有一下子就將倉守的權力都要過去,隻是借口還不熟悉政務,繼續叫楊繼業幫忙,然後便每日帶著身邊可憐的兩個親信在洛口倉裏轉來轉去,偶爾也會去兵營中看看兵士。
起初楊繼業擔心這個家夥會暗地裏搞小動作,便安排自己人悄悄盯著他,可盯了有半個多月,米建東依然每天都溜溜達達,也沒有個正經的目標,看到什麼人都停下來隨表聊兩句。
漸漸地楊繼業也就沒有心思防著他了,一天到晚防著一個人也不是件舒服的事情。正當他準備放棄盯著的時候,米建東卻上門來找他了。
米建東這段日子確實沒閑著,他先是查看了洛口倉中的糧食,大概計算了一下當下倉中有多少陳糧,多少新糧,有多少是朝廷規定的可以隨時調配的,又有多少是需要一顆不動的壓箱底兒的。
然後便是去接觸那些最底層的官員,每日間找個碰巧的機會正好遇上,然後就拉拉家常,說著說著便打聽一下洛口官方的一些事情。
經過多人之口,來確定這裏的每個官員是什麼品行,有哪些人可以交往,有哪些人已經是別人的人,需要防備,反正這段日子大體上他就幹了這些事情。
來看楊繼業也是米建東整個計劃中最重要的一環,畢竟要想在這裏好好幹下去,並且完成他的目標,必須有一個手握兵權的大將可以配合他,而這裏也隻有楊繼業一個大將適合做這件事情。
因為他從兵營的那些兵士口中,聽到了一個愛兵如子,驍勇善戰的楊繼業,因為楊繼業已經在這裏守了將近五年時間,因為洛口倉在楊繼業守著的這五年中從未有過任何閃失,不管是天下大亂,還是上司的傾軋,楊繼業都挺了過來。
這就是本事!
米建東看著楊繼業眼神中不解的目光時便笑道:“楊將軍是不是覺得在下有些唐突了,冒昧來訪,還請將軍贖罪。”
楊繼業倒確實覺得他來的有些突然,隨口道:“那道不是,就是不知大人今日前來可有要事。”
米建東搖頭道:“這段時間在下在這裏到處看了看,有些事情想要請教一下將軍,要是將軍現在有事,那在下等明日再來,反正也不是什麼急事。”說著米建東就要抱拳告辭。
楊繼業不知道米建東要幹什麼,因此便拿不定主意,看他要走,便開口道:“既然大人有事,那不妨現在就說吧,我也沒什麼事情。”
米建東笑著轉身道:“這樣啊,那好,在下就叨擾了,正好快到正午了,在下叫下人去準備些吃食,和將軍邊吃邊聊。”然後也不等楊繼業說話,便朝著自己的那個親信揮揮手,那個人便小跑著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