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運糧(1 / 2)

李世民一直在催促隊伍快速趕路,運量的車隊綿延四五裏路,每一車上都堆著慢慢的糧包。押運的是李淵手中最精銳的玄甲軍,地地道道的關中尖兵。

自從洛口倉開始往外偷偷運糧以來,一直都是由李世民負責的。隻是前幾次一直很順利,所以李世民也沒有怎麼去關注。

沒想到前段時間李淵收到了在楊廣身邊的一個自己人送來的消息,說楊廣聽了來護兒的意見,準備調李向帶著他的義勇軍南下去剿滅朱粲的叛軍。

李向的消息一直都是李世民最關注的,因為他知道這個看似年紀幼小的娃娃,將來會是他李家的心腹大患。

乍一聽到這個消息,李淵覺得不可思議。楊廣好端端的為什麼會大老遠的想起用李向的義勇軍了,這其中難道有什麼其他的內情嗎?

江南多水,山林密布,北方兵士去了南方不適應個一年半載的,很難在那裏進行作戰的,難道說楊廣也意識到李向這個暗藏的威脅了?這是要通過南方剿匪來削弱李向的力量吧。

李淵是這樣想的,所以他開始布置。皇帝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了,那麼就算借給李向幾個膽子也不可能抗旨不遵的,李向的結局隻有一種,帶著他訓練好的義勇軍去江南和朱粲的叛軍死磕到底,最後隻能是慘淡收場,好一點兒就是留下一條小命,再也翻不起什麼浪花來了。

既然李向的結局已經注定了,那李向經營了一年的龍門城就成了無主之城。聽建成回來說龍門怎麼怎麼好,還有許多不曾見過的東西,那裏的百姓也過的殷實起來,城牆也比以前堅固了,這麼好的一座城池怎麼能便宜了朝廷呢。

李淵是不會將到嘴的香餑餑讓出去的,所以他安頓了李世民前去接收龍門城。

李世民一開始並不認為楊廣安排李向去江南剿匪是為了削弱李向的。這是很正常的調動,因為楊廣手頭還真的沒有多少可以為他賣命的將軍和兵力了,李向勉強算是一支可以掌握在楊廣手中的利器了。

可是等李向從江南回來後,李世民的人就打聽清楚李向在江南的遭遇,心裏也開始猶豫了。楊隋朝廷明顯是對江南控製不足的,自己手下都已經探知江南人心惶惶,好像已經有幾股大的勢力開始蠢蠢欲動了,現在再加上朱粲的造反,江南已經岌岌可危了。

要是朱粲這時候真的在江南立足的話,那對楊隋來說算的上是致命的打擊了。北方已經亂了,要是江南也亂起來的話,那整個國家可就算是真正的水深火熱了。這還不算五姓七家趁著這個機會不斷的給自己的家族謀些利益。

雪上加霜的楊廣不會不動用他最可靠的力量全力一擊,先將南方的叛亂平定後,再擊中力量對付北方的那些反賊。

想來想去,李世民覺得楊廣派李向去江南平叛朱粲的造反,確實算的上是一招妙棋。李向的義勇軍他已經見識過了,確實是難得一見的精兵,這樣的一支隊伍去南方作戰,說不定還真的能將朱粲一網打盡。

就算達不到這個目的,起碼也是兩敗俱傷的場麵。那樣的話,既解決了朱粲,穩定了江南,又削弱了北方最有戰鬥力的一股力量,一石二鳥,厲害啊。

不過李世民也明白李淵確實比他看的遠,楊廣是什麼樣的人,估計李淵是最清楚的人之一了。

這麼多年朝中為官,見識過楊廣的刻薄寡情,也知道了楊廣的眼中從來就沒有什麼忠臣,有的隻是朝堂中那些他可以利用的臣子。榨幹這些臣子身上最後的一點兒好處後,就會棄之如敝屣,大概現在的李向在楊廣心中就是那隻敝屣吧。

想明白了楊廣的目的和李淵的命令後,李世民便痛快的領命,帶著自己的精銳玄甲軍,前往河南郡,準備等李向接旨向江南出發後,便快速的占領了龍門,然後就將李向在龍門的那些心腹和家人全部抓起來。如果李向僥幸從江南逃脫的話,回來後李世民不介意用這些人的性命來要挾一下李向,這樣才對得起這幾次和李向交手中吃的暗虧。

李世民的想法是正確的,行動也是迅速的。當他的隊伍快要到達孟津的時候,前方斥候正好報說洛口倉中的內線已經源源不斷的將糧食運了出來,問李世民是不是要去親眼看一看。

這個報信的斥候也是個激靈人,他得知李世民親自來的時候,心中就有了計較,如果能請李世民親自去看看,自己的手下是怎麼從洛口倉中神不知鬼不覺的將那麼多糧食偷運出來,那他這個小小的頭目,也算是在李世民那裏留下了一個名號,說不定日後會飛黃騰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