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沒有說話,倒是剛才替李向接待劉文靜的李義笑著說道:“向兒,愣著幹什麼啊?快進來見見,這位先生可是我朝大名鼎鼎的名士,不可失禮。”
李向對著劉文靜微微一笑,邁步進來對著劉文靜施禮道:“小子李向失禮了,還請先生海涵,不知先生高姓大名,來找李向有何事啊?”
李向不太相信眼前這位有多大來頭,但他卻相信自己的父親從來不會誇大其詞。估計這個人還真的在隋朝有些名聲,而且看樣子父親也是認識的。
劉文靜笑眯眯的再次從頭到腳打量一遍李向,然後轉頭對李義道:“明府好福氣啊,有此佳兒,可是羨煞旁人啊。”
李義連連搖手,謙虛的表示李向做的還不夠,但他那自信的笑容中分明得意非凡。倒是李向有些尷尬,從進門到現在,這位名士可是一句話都沒有和他說,他可是一點兒麵子都沒有。
好在李向不是計較這些的人,既然人家是名士,那一定有著許多名士一樣的脾氣,絕對不能用一般人的眼光去看待,不然自己會被氣死。
劉文靜和李義說話的時候還偷偷觀察這李向,發現李向自始至終都沒有表現出一絲的不滿和怨氣,心裏又對李向高看一分。這才轉過頭對著李向道:“不錯,沒有少年人的得意和驕傲,是個可造之材,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到現在李向也不知道這個人到底是誰,但人家誇你了,那就要表示感謝。所以李向再次施禮道:“長輩誇獎,小子愧不敢當,隻是還不知道長輩尊號,實在是有時禮儀,還請長輩賜告。”
劉文靜哈哈大笑起來,指著李向對李義道:“這小子還真是聰明,見明著問我不說,拐彎抹角的來試探我,好了,也不和你說笑了,老夫劉文靜,你可聽說過?”
劉文靜突然間從大笑一下子變得嚴肅起來,瞬間變臉倒是叫李向都愣了一下。好在他在後世見識過的變臉實在是太多了,這根本不算什麼。隻是劉文靜這個名字一說出來,李向可是真的有些不淡定了。
李向所知道的劉文靜,絕對是隋末唐初的一個傳奇人物。很多隋唐的電視劇中隻要是演早期李世民出場的時候,必然會出現劉文靜的角色,就說明劉文靜這個人對李家謀奪大隋王朝和建立唐王朝有著重要的作用。劉文靜之於李世民,就相當於張良之於劉邦,諸葛亮之於劉備。
說的官方一點兒,劉文靜就是李世民初期的禦用軍師。
劉文靜祖父是隋朝石州刺史,父親劉韶是隋朝的上儀,開府儀同三司(注1),是隋朝的高官清貴。父親死的早,劉文靜很小就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可惜好景不長,隋末大亂開始了,劉文靜也沒有幸免。
先是朝廷一再給他降級,後來又因為同僚的誣陷被剝奪的爵位。不過後來隋煬帝大赦天下時又安排他做了晉陽令。
晉陽令這個官職大家應該很熟悉,前麵講過有個叫嚴慕的老人是晉陽的郡守,劉文靜其實就是嚴慕的副手。隻是嚴慕資格老,在晉陽這個地方,凡是基本上都由人家來處理,劉文靜也隻是拿著俸祿的閑差而已。
晉陽大唐王朝起家的地方,因此晉陽令這個職位在後文中會有重要的作用,而劉文靜恰好一直就在這個職位上。
回到正題,劉文靜做了晉陽令,又無所事事,所以便開始結交朋友。下麵就是他這段悠閑的時光中結交的朋友。
裴寂,晉陽宮宮監,就是那個後來攛掇李淵起兵的人。他是劉文靜結交的第一個好友,也是他這段時間最好的朋友。
李淵,這個不用介紹了,隻是一開始劉文靜並不認識李淵,是通過裴寂介紹才和李淵打起了交道的。
當然認識了李淵,就免不得和李淵的幾個兒子有接觸,所以他也見到了李世民。
古代判斷一個人有本事,常常用這樣兩句話形容:“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劉文靜兩樣都不占,但他卻在見過李淵和李世民之後,被這兩代帝王同時稱讚為大才。
原因很簡單,劉文靜有著別人很少有的一種才能,他會看人。
看人當然不是簡簡單單的用眼睛看著人,而是他能通過短暫的接觸,便可以看出這個人今後會有多大的成就,或者有多麼遠大的前途。說的有些懸乎,可是還真的就是這樣,比起街邊擺攤兒算卦的那些人要準好多。
在見到李淵第一麵後,劉文靜便看出李淵胸有大誌,便與其交好。見到李世民後,他就對裴寂道:“李世民大度有如漢高帝,神武好似魏太祖,年紀雖輕,卻是天縱之才。”裴寂並不認同。後來事實證明,人家的眼光就是這麼毒。
還有一個好友,也算是他的親戚,叫做李密。這個人前文也有過剪短的介紹,後文還有重要的章節來說他,這裏就簡單的提一點。李密就是後來和翟讓共同管理瓦崗寨的那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