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點眼藥(1 / 2)

欽差興高采烈的來拜見皇後,他們聽說李向這個正主兒終於出現了,而且還來見娘娘了,那就是說他們這次的差事馬上就能辦完了。想到這幾日在龍門的種種,兩人都不禁感歎,真的是恍如做夢,趕緊辦完差回江都要緊。

沒等內監通報,兩人就高聲在外自報家門,隨著娘娘“恩”的一聲,兩人進入廳中。

兩人見完禮,等著娘娘喊起身,卻遲遲沒有回應,他們隻好一直跪在那裏,不敢站起來。想看看娘娘的表情,又沒有那個膽量抬頭,心裏琢磨著是什麼原因。

靜了一會兒,一個男子的聲音突然響起來:“兩位就是陛下派來給本官宣旨的欽差?敢問是何時到的龍門?”

兩人暗中一使眼色,馬上就明白對方心中所想,其中一個低聲答道:“初九出的江都,十七到的龍門,剛好都尉巡查未歸,我們也就在龍門等到了現在。”聽到娘娘這裏有男人的聲音,兩人知道李向就在這裏。

“倒是叫兩位欽差好等了,本官怠慢了。”李向說的毫無感情,兩個欽差也知道,對待像李向這樣的地方大員,他們兩個內監是沒有任何脾氣的。人家不找你麻煩就不錯了,還準備要好臉色看,那是找死。

這次要不是有欽差這個身份,估計在大牢裏就被整死了。所以兩人趕緊說不礙事,就是擔心旨意傳的遲了,皇帝那邊著急。

李向順著話便問道:“這麼說,兩位在從江都出發前,就已經知道這聖旨的內容了?”

兩個欽差愣了一下,一個道:“我們哪有膽子擅自打開聖旨啊,隻是大約聽說陛下是要招李都尉帶兵去剿賊的。”

“這倒也是!”李向的口氣緩和了不少,隨即便對蕭後道:“娘娘,兩位欽差也是遠道而來,下官鬥膽,還是請兩位欽差起來回娘娘的話吧。”說著還對蕭後點點頭。

蕭後剛剛已經和李向達成了協議,所以便輕哼一聲:“起來吧。”

“謝娘娘,謝都尉大人!”兩人說話起身,這才偷眼看了一下廳中之人。見皇後一本正經的坐在上首,毫無表情,旁邊卻有一個孩子也坐在那裏,屋中再無他人。這時兩人才有些吃驚,原來他們要見的都尉還是個半大小子。

兩人吃驚的表情都在臉上,李向看的一清二楚,便微笑道:“看來兩位覺得本官年紀太小,倒是叫兩位吃驚了。”

“都尉說的哪裏的話,像都尉這樣年紀就能被陛下賞識,擔著一郡百姓重擔的官員,全天下隻怕也隻有都尉這一人了。都尉真是年輕有為,堪比甘羅周公瑾,實在是讓我們佩服啊!”跟在皇帝身邊,其他本事沒有,這拍馬屁的功夫絕對不輸他人。

李向樂道:“兩位欽差謬讚了。”話音一轉道:“剛剛兩位說臨行前就已經聽說了陛下的意思,不知可否將當時陛下下旨時的情形說明一二?”

兩人眼珠轉轉,實在弄不明白這個李都尉想要幹什麼。他們雖然沒有做過欽差,但傳旨這種事情還是見的多了,沒有那個官員接到陛下聖旨的時候還有這麼多事情的。先是躲著不見,見著了又是問東問西的,朝廷和陛下的事情也是你隨便問的?

不過兩人都知道現在是在人家的地盤兒上,又見李向坐在皇後身邊沒有一點兒緊張不安,就知道這個李大人絕對是皇後看重的人,自己不回答不好,可回答又犯了忌諱,便抬眼去看皇後。

蕭後一直盯著他們,本來剛剛就被李向說的話有些懷疑了,這時看兩人吞吞吐吐的樣子,隨口便道:“李都尉問你們什麼,你們就如實回答,不必有所顧慮。”

皇後作保了,兩人也沒什麼好擔心的,其中一人便道:“回都尉的話,我們二人一直跟在陛下身邊伺候,當日在朝堂上,確實眼見陛下當場就下了聖旨。”

“那兩位可否將當時的情形和本官說說,本官懷疑陛下下這道聖旨的時候,一定有什麼難言之隱。”李向恰如其縫的問道。

“都尉真是神仙啊,當時不在朝堂上居然也能猜個八九不離十的,怪不得都說都尉是神仙弟子呢。”一個欽差又開始吹捧李向。

另一個也說:“是啊,當時的情形確實有些詭異。本來江南朱粲的叛軍已經占了不少地方了,陛下非常生氣,當時陛下就問大臣誰可以帶兵去剿賊。誰知道陛下問完後居然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都在下邊低著頭不做聲。”

“恩,陛下看著下邊那些官員臉色都變了,金鑾殿那麼大,下邊站著的又都是朝中的重臣,竟然沒有人敢站出來替陛下分憂,陛下能不生氣嗎?要不是因為我們是刑餘之人,早就拚死也要向陛下請命,去和朱粲那賊決一死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