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向忙裏忙外的這兩個月時間裏,還發生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楊廣再次派了欽差來到龍門給李向傳旨,不過這次的旨意並不是勒令李向一定要去江南平叛,而是叫李向駐守河南,務必要防備李淵偷襲洛陽!
到底李淵做了什麼被楊廣得知了,才會下這樣的聖旨,而且是明發的,並不是給李向的密旨,這就說明這件事情李淵一定自己也清楚,而且也能猜到楊廣一定會叫李向盯著他。
李向接旨後便讓傳旨欽差去休息,自己則是趕緊帶著聖旨去找自己的智囊團問問主意。現在李向的智囊團已經有些規模了,老的有自己的祖父李耀祖和無憂的舅父高士廉,年輕的有魏征長孫無忌,偶爾還會算上通達先生。對了,地震那會兒這位通達先生估計真的通達了天理,一早帶著點點去龍門外的一處小河上泛舟去了,地震發生時兩人居然都不知道。
當然還有偶爾會從李世民那裏過來的劉文靜和從瓦崗寨過來的徐茂公。
這個團隊絕對算的上是這個年代高智商團隊了,而且還是各個勢力的人都有,也不知道李向到底是有何種魅力可以把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一些人湊在一起,甚至還有仇人在一起。
總之李向的團隊已經漸成規模,並且有向著國際化發展的趨勢。
欽差來傳旨的時候,這些人都在各自忙活著各自的活計,不過聽說欽差再次來了,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將手頭兒的事情放下,急匆匆的趕回了李府。
一進李府就能感覺到氣氛和往常不一樣,下人們腳不著地的拿著各種書信和信物奔向城門。李向一口氣寫了許多書信分別送往洛口倉、洛陽、孟津,無憂也開始給安插在晉陽的暗夜人員發出命令,及時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並且嚴密監視李淵父子的一舉一動。
魏征最先趕了回來,上次聖旨的事情自己猶豫大意才導致李向不得不提前從孟津回來,事後魏征非常自責,好在他也知道李向並沒有如何歸罪他,但他自己卻下定決心日後遇事一定要思慮周全。
到了大廳沒有見到李向,便起身去往李向的書房。李向有個習慣,每次發生大事的時,一般情況下都是在大廳和重任呢商討,一旦發生的事情和戰爭有關的話,那他一定會在書房裏等著大家。
果然,魏征到了書房,見李向閉著眼睛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魏征咳嗽一聲進來,李向睜眼看看是他,便指指椅子叫他坐下,繼續閉眼深思。魏征也不說話,看到桌子上的聖旨,自覺的拿起來看完後又放到桌上,同樣閉目思慮起來。
小半個時辰後,眾人都到的差不多了,李向坐起來看看進來的人,基本都是謀士,於是又吩咐人去把剛剛從孟津養傷回來的秦瓊和在城外駐守的羅成叫來。等所有人都到齊了,李向這才開始這次重要的密談。
聖旨大家都看過了,也知道事情一定沒有那麼簡單,誰也沒有先發言,都等著李向說話。
李向清清嗓子道:“這段時日事情有些多,諸位都辛苦了。”又指指聖旨道:“本以為過了這幾日就可以好好歇歇了,誰知道有人不想叫咱們安生啊。這不聖旨大家都看過了,具體事情咱們還不清楚,但有一點是肯定的,李淵父子已經蠢蠢欲動了,說不定此時晉陽已經落在他們父子手中了。”
說著看看大家的表情,李向感到很滿意,不管怎麼說,現在眼前的這些人已經在心裏認可了李向這個年輕的有些過分的領導了,他們的表情表現出的是一種認真的態度,而且這些人跟著自己也算經曆了一些事情了,目前看來並沒有多少慌張的樣子。
李向接著道:“本來李淵父子那邊有我們的人在看著,可現在的情況大概很棘手,我們的人並沒有傳回來任何信息,因此我們隻能往最壞的方麵去想。現在皇帝叫我們監視李淵,保證洛陽不落入他的手中,大家都有什麼意見,說說看。”
長孫無忌突然問道:“都尉,這件事情老太爺和舅父知道了嗎?”
李向搖頭道:“事發突然,還沒來得及向他們說,不過咱們先商量出個大體方向來,我再去和兩個老人家說。”
長孫無忌點頭,卻不再發言了。
李向再看看其他人也是一臉迷茫的樣子,他心中為之一驚,這段時間確實事情太多,沒有和這些人多多溝通,難道還發生了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嗎?
正要開口問,魏征說話了:“都尉,其實這件事情我大概是知道一點兒的。”
魏征說的話還真的叫李向有些生氣,剛剛進來的時候他不說,自己說了那麼多他也不說,現在才說,而且好像他知道的並不是所謂的一點點,到底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