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來了,並沒有李向想象的那樣一發覺掉進陷阱就拚命掙紮,而是堂而皇之的請見李向,這倒是叫李向來了濃厚的興趣。
吩咐衙役和兩個兵士看著道士進來,然後李向從心底裏覺得麵前出現的人絕對是個人物。很簡單,李向印象中的道士基本上都是穿著邋遢的道袍,手中拿著根脫毛的浮塵,胸前的幾綹胡須也應該是髒的打了結兒的,然後再配上一雙賊了吧唧的三家眼,這就完整了,說話不陰不陽,舉止猥瑣一些,這就是徹頭徹尾的道士了。
也許是李向看的武俠書或者電視劇有些雜了,把丐幫和全真教的糅合在一起,弄出的假象吧,反正這就是李向腦中的印象。
可惜進來的這個道士顛覆了李向慣有的思維,起碼第一眼看去,這個人絕對是個仙風道骨、不可褻瀆的真道士,說不定還真的是全真教的呢。
道士很平靜的走了進來,身上的道袍黑白格子相間,幹淨整潔,標準的國字臉,慈眉善目,下頦的胡須也是順滑的搭在胸前,偶爾有風吹過,便輕輕地飄動,神采奕奕。
最引人注目的是道士的那雙手,修長潔白,沒有一絲的汙垢,指甲都是精心修剪過的,如果單看到這雙手,也許很多人不會相信這是一雙道士的手,更會接受這是一雙女子的手,而且是美麗女子的手。
道士手中拿著的不是浮塵,而是一個招牌,很簡單,一根竹竿兒,上邊綁著一張白布,布上寫著“前世今生”。隻有四個字,李向卻覺得這簡單的四個字倒是好像能夠訴說很多故事,也讓李向對道士更加好奇,越簡單的東西越是神秘,就是這個道理。
“你就是李向?”居然是道士先開口的。
李向饒有興趣的點點頭,他從道士那渾濁的眼中看到了一閃即逝的光芒。
“聽說你有治療瘟疫的藥?”道士很幹脆,一句廢話沒有。
李向繼續點頭,他越發對這個道士有興趣了。
“哪裏來的?”這次道士居然直接用上了質問的口氣。那兩個衙役看不下去了,一個窮道士居然跑進縣衙來質問起這裏最大的官兒了,這還了得?一個衙役已經將腰間的跨刀抽出了半截兒,隻要李向一聲令下,估計道士的生命堪虞了。
李向卻依舊笑眯眯的看著道士,對著衙役揮揮手,並沒有回答道士的問話,隻是小道:“這裏是縣衙,你這道人既然來了也算是客人了,哪裏有見麵就質問主人的道理?”
道士有些詫異,他來龍門的任務很簡單,就是來刺殺李向的,可是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宗祖在衡量得失後又重新安排了任務,那就是叫他散播瘟疫。不過道士好像對散播瘟疫沒有多大興趣,那時手到擒來的事情,不值得他去勞神,反而是在研究過李向的過往後,對李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一番手段後,他本來是想看看李向是如何出醜的,誰知道李向好像根本就沒有怎麼使勁兒,就把他的那些手段一一化解了。不過這些他還是不怎麼在意,頂多對李向更加高看一眼,誰知道李向接下來居然能找到應對瘟疫的藥來,這可就勾起了他的好勝之心。
瘟疫是什麼?那是一種要命的病,而且是擴散型的,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件談之色變的恐怖事情。道士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手段才會被現在的主人看重,慢慢的成了主人身邊的一個小頭目,這次又跟著宗主來到龍門執行任務的。
可就是這樣神秘的手段居然在這個不起眼的小城中,被一個年齡隻有十多歲的孩子破解了,這在道士心裏簡直就是一種侮辱。
他不服氣,一開始還以為這是李向故布疑陣,迷惑他們呢。可是等了兩天,那些從縣衙裏出來的百姓好像真的服過了靈藥,看上去是真的找到了對付瘟疫的藥了。這下道士不淡定了,他坐不住了,往小了說這是和他搶生意啊,往大了說這簡直就是他的克星了。
於是他悄悄進城,又試探的在幾個服了神仙水的百姓身上試驗了幾次,果然是真的,那些百姓還真的不怕瘟疫了。道士明白,想要知道實情必須去見見這個聞名已久的小都尉了。
剛剛他連著發問,其實除了想要得到答案外,最想做的就是激起李向的脾氣。有句話叫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說的就是年輕人控製不了自己的脾氣,水滸看多了,那些江湖氣就多,自身也就容易衝動。
道士就是想看看李向到底是有真才實學,還是拉大旗扯虎皮,身邊另外有能人。
李向的表現給了他答案,這個看著年紀小的都尉,城府還挺深的,居然還笑嘻嘻的和他說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