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一處避風的小山穀裏,李向的人馬休息了一夜,第二日清早大家便收拾行囊繼續趕路。
司馬雨煙和李向道別,李向笑笑讓她保重,分道揚鑣而去。
再往前走上一天,就到了閿鄉,這是一個小縣城,不過這裏卻非常繁華。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這裏多是客棧旅店之類供人休息的場所。
閿鄉西邊就是潼關,是從中原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北麵是黃河,南麵是秦嶺,所以這個地方就成了從中原入關的最後一處休息地。各路商賈、官差基本都會在這裏停留一晚,第二日入潼關。
閿鄉是個狹長型的縣城,縣衙在整個城的正中央,李向他們來到這裏並沒有用官方身份,而是打扮成了大商賈,準備去大興采買東西去。
他們一群人一進了小縣城,那些大大小小客棧館驛的小二們就一窩蜂上來招呼了。這大概也是這裏的一種競爭方式吧,畢竟整個縣城最大的行業也就是客棧旅店了。
一群人衝上來,立馬就叫保護李向的那些兵士們全神戒備起來,秦瓊還以為又入了什麼狼窩了,直接將李向擋在了身後,直到那些小二夥計們笑嘻嘻一個個點頭哈腰的說話了,才知道誤會了,也不由的心裏笑笑。
李向自己倒是沒啥事兒,樂嗬嗬的看著這群人,突然有種後世招聘時候的感覺。
李向不發話,手下這些兵士是不會給小二們機會的,將他們都擋在外邊。這時候一個稍顯富態的中年人樂嗬嗬的寄到了人群前邊,先是對著秦瓊和兵士們鞠了一躬,然後笑嗬嗬道:“歡迎各位踏足我們這窮鄉僻壤,在下沈洪生,是這閿鄉商會的會長,他們讓給為受驚了,在下先給給為陪個罪。”
有人出來說話,自然那群小二們就都安靜了,站在一邊看著。李向也從護衛中走了出來,看看沈洪生笑道:“沈老先生有理了,適才聽先生說你是商會會長,難道這裏也有商會嗎?”
“小哥兒請了,說起這閿鄉商會也是剛剛成立沒多久的。年前在下去了一趟龍門,在那裏可見識了不少新東西,這不一回來就聯絡了商鋪也弄了個商會,哈哈,不值一提,不值一提的。”口裏謙虛的緊,但臉上卻有著明顯的驕傲之色。
李向這次明白原來是去龍門學來的經驗,怪不得在這裏都能見到商會。
他點頭道:“原來如此,隻不過這樣的場麵我也是第一次見到,這小小的閿鄉還真的行事頗為不同啊。”李向看看那些狼一樣的夥計們。
“都是商會沒有管理好,驚擾了諸位了。這樣吧,現在臨近傍晚了,不如就讓我盡盡地主之誼,給諸位找上一家好點兒的歇腳地方,再請大家吃上一頓壓驚酒,如何?”沈洪生很會說話,始終把自己放到一個非常低的位置,叫人聽著心裏很舒服。
李向也沒其他意見,點頭同意道:“那就叨擾了。”
沈洪生隨即就在夥計中找出幾人來,有的負責帶路去客棧,有的去準備吃食,倒是打理的井井有條。
李向沒有去管這些,隻是默默的看著,隨後跟著那個夥計往縣城中心走去,而沈洪生說自己有些事,待會兒再過去,便告辭離去。剩下的夥計們見人都走了,也就散去了。
縣城雖然不大,但該有的基本都有,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李向饒有興致的左看看,右瞅瞅,不時還和那個帶路的小夥計聊聊天兒,很快便到了他們今晚住宿的客棧。
還別說縣城雖小,可這客棧卻很大,都快趕上龍門的沁香閣了。三層木樓,高高聳立,和周圍的房屋行成鮮明的對比。門口居然放置著兩個石獅子,這可是朝廷規矩裏不允許的,也不知道是這家客棧的老板有著不一樣的背景,還是膽子大到了天上。
一進門,那個帶路的小二就高喊:“貴客臨門,接!”尾音拖的長長的,頗有種電視裏的感覺。
一聲之後,客棧中就四處跑來七八名穿著同樣衣衫的夥計,像門童一般,左右兩邊立在門口內側,彎著腰給李向他們施禮。
李向眼睛亮了一下,這可是自己在龍門獨創的方式,原來這家老板也去過龍門學經驗。最叫李向在意的是這個老板居然能細心到將迎接客人的方式都學回來,這就不簡單了。
一般人去了龍門學的都是大的套路,像這些細枝末節的東西,基本上都是看一眼就過去了。殊不知李向最精妙的創想和設計正是在這看著不經意的地方發揮著作用。說明這裏的老板是個有眼光的精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