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城坐落在龍首塬西南,是隋文帝在原來大漢長安城的基礎上向南擴建而成的,當時由宇文愷總體設計施工完成的。
相比起大漢的長安城,現在的大興城寬闊雄偉,作為大隋的一個帝都絕對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城市。
李向一行人馬曉行夜宿終於在離開潼關五天後到達了這座宏偉的都城。
站在大興城南門外,李向頗為感慨,上一世他不止一次在這裏停留,從來都沒有好好的用心去感受一下這裏的美好,如今兩世為人還能站在這座都城前,實在是造化弄人。
看著高於十餘丈的城牆,斑駁的門洞,喧嘩的車馬和匆匆的行人,李向恍然又回到了幾千年後,車水馬龍依舊,隻是物是人非,一切都塵封在曆史浩瀚的卷軸中了。
秦瓊看著李向始終盯著大興城門上邊那塊鑲在城牆上的城門牌匾,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但知道李向一貫喜歡一個人突然間就呆滯著想問題,秦瓊還是選擇靜靜的站在他邊上,任由李向思緒飛揚。
“八水繞長安!”李向口中喃喃的念叨著,眼睛從城牆上往大興城外四周望去,除了自己來的南邊,繞著長安城東西北三麵都有水道同行,放眼望去,倒是也能看到一些水路。
“大人,咱們是在城外露營,還是進城?”岑文本忍不住問了一聲,打斷了李向的思考,轉頭看看他道:“景仁,給我說說大興的曆史吧!”
岑文本沒想到李向這時候突然說出這樣的話,一時沒有接口,緩了一下才道:“大人,大興的曆史可要講好久的,你看這夏日炎炎的,要不咱們先進城找個地方落腳後,在下再好好給大人講講?”
“也好,那就先進城吧!”李向回頭看看身後的百十名兵士皺皺眉道:“景仁,這裏畢竟不是咱們自己的地方,帶著這麼多兵士入城恐怕不妥,可有什麼好的辦法啊!”
岑文本看看,也確實是這樣的,不但是人數的問題,關鍵是這些跟著李向的兵士可都是百戰精兵,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兵士,要是就這樣光明正大的進城去,估計麻煩不小。
想了一下對李向道:“大人,要不將他們化整為零,再卸去盔甲,告訴他們集合的地點,讓他們打扮成老百姓自行進城如何?”
“就這樣辦吧!”李向也沒有心思考慮這些,他現在滿腦子都是八水繞長安和那個神密的國師。
岑文本和秦瓊商議了一下,隨即秦瓊命令兵士們卸甲,叫他們自己想辦法去尋些百姓衣服換上,化整為零入城。留下兩個聯絡的斥候,等李向安頓好後,再去通知他們什麼時候集合。
都安排好後,李向隻帶著秦瓊,岑文本和四五名兵士輕裝進了大興城。
到底是古城,幾朝古都,明顯和洛陽與龍門就有不一樣的感受。青磚鋪就的地麵寬闊的不像話,並排走五輛雙轅馬車都綽綽有餘。
街市上的商鋪全都開著門,小二們大聲的叫賣著,在路邊還有不少擺著小攤兒的商販在販賣自家進山打的獵物,或者幾家婆娘做的針線。
人來人往,繁華異常。
街市上不斷的看到有胡人穿梭其間,操著一口不算標準的關中口音和商販們討價還價,這明顯就是後世經濟中心的感覺啊!
從進了城,李向就開始注意觀察細節,並沒有被繁華遮住了眼睛。他發現城中很少看到青壯年,基本都是婦人或者老年人,就連小娃娃都是難得一見的。
街市上經常可以看到黑衣黑甲的兵士三五成隊的來回巡視著,有時候還會攔住某個人仔細盤問一番,明顯是警惕性非常高。
再有就是市麵上的糧鋪和鐵匠鋪都有兵士在那裏駐守,看那些老板好像也是習以為常了,估計是很早就有這樣的做法了。目的是什麼不難猜測,大概李淵在這裏已經實行了軍管,像糧食和鐵器這些戰爭資源,李淵早就把控在手中了。
這一路李向一行人一直是沿著朱雀大街行走的,快到朱雀門的時候,岑文本拉拉李向的衣袖問道:“大人,咱們這是要去哪裏?再往前走就是皇城了,可不是咱們能進去的!”
李向愣了一下,沒想到自己走著走著都已經到了皇城了啊!抬眼看著不遠處巍峨的城牆和高高的宮殿屋頂,隨即搖搖頭道:“是我糊塗了,走吧,咱們找個地方先住下吧!”
鬧了半天這位大人居然沒有目的,就是進城瞎逛了半天!把個岑文本鬱悶的,隻好跟著李向往回返,這次李向沒有走朱雀街,而是拐了個彎兒,進了旁邊的小街道。